标签:
淡马锡深圳佳兆业资金链销售面积房产 |
分类: 日志 |
继21世纪不动产传出亏损的消息后,市场再传佳兆业资金链状况遭疑。一轮完整的房价下跌链条,总是从最薄弱的环节开始断裂。最早是地产经纪,然后是开发商,然后是过度借贷的炒房客,然后是按揭银行,然后是地方财政风险,最终是国民经济收缩和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
对佳兆业资金链状况质疑,仍然只是质疑。不过,如果其资金链断裂,则是地产泡沫破灭的第二步。离真正的拐点出现还很遥远。拐点出现的标志,一定是银行受到重创,被逼修复资产负债表。而银行修复资产负债表的时间,比开发商要慢得多。
通常来说,一旦开发商降价,旧购房者和新购房者的价格落差迅速出现,旧购房者对开发商的诉讼,以及因此引发的欠贷甚至弃贷将出现。当然,前提是别把首付亏损没有了。
到此一步,就会想到宏观调控将房贷首付提升到四成甚至五六成的威力了吧。因为纠纷只是购房者与开发商之间的问题,成为购房者与按揭银行之间问题,房价得跌三至六成。首付者通常会扛下来,那些第二套贷款者,却因首付提升至四至六成,错失了跌两成即止损的机会。如果房价是温水煮青蛙式下跌,则可能将多数炒房者一网打尽。
如果出现日本式的房价下跌,则对银行的影响可能对推迟至五六年之后 ,这还是在考虑房价恶性下跌的背景下。宏观调控在本轮出手中,将银行保护得几乎是刀枪不入,真是高,实在是高。
附文————
降价卖房又遭淡马锡抛售 佳兆业资金链状况遭疑
每经记者 胡廷鸿 发自深圳
销售面积仅14.56万平方米,不到今年400万平方米计划可销售面积的3.64%——佳兆业的4月通讯显示该公司巨大的去存货压力。5月初,位于深圳布吉的佳兆业大都汇在试水2万元/平方米的均价后,开始直降3000元甩卖。
5月12日,佳兆业股票突遭国际投资机构新加坡淡马锡折价抛售,套现近12亿港元。外界猜测,看空今年内地楼市和佳兆业盈利情况或是淡马锡“叛逃”的主要原因,这也引发了外界对佳兆业资金链和经营状况的担忧。
降价引发担忧
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深圳楼市成交量环比下降近30%,“有价无市”的惨淡成交正考验着开发商的资金链承压能力。降价促销成为开发商拉动销售业绩的唯一手段。
5月1日,佳兆业大都汇以均价20000万/平方米的价格开盘发售,但受今年“五一”冷淡成交的影响,购房者寥寥。随后不久,佳兆业打出8.8折优惠,主动将均价调到17000元/平方米。
资料显示,位于深惠路布吉客运站地铁口的佳兆业大都汇项目曾经是烂尾楼,被佳兆业收购后,被开发成酒店式公寓销售。
对于佳兆业的降价促销行为,佳兆业方面的解释是:“降价促销活动是为了庆祝集团成立12周年而推出,后续全国12个大盘都会推出力度不同的促销活动。”
但著名地产评论人士王世泰称,佳兆业降价意味着销售策略开始调整。“这表明佳兆业对后期销售业绩信心不足,希望通过降价来撬动销量的增长。”
佳兆业的降价之举也引来外界对其经营状况的质疑。有分析称,随着调控深入,在今年一季度成交量萎缩的情况下,房企资金面收紧,降价成为房企回笼资金的必然选择。
佳兆业今年一季报显示,公司实现累计合约销售收入约12.07亿元,同比减少5%,销售面积仅为14.56万平方米。这与佳兆业今年可销售楼面面积400万平方米、150亿元人民币的销售目标相去甚远。
5月12日,佳兆业股票遭战略投资者淡马锡控股折价抛售,引发了外界对佳兆业经营状况的猜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佳兆业有关人士,该人士否认公司资金链紧张,并称淡马锡此时退出也赚了不少。但截至记者发稿时,佳兆业战略投资部尚未回应关于淡马锡看空楼市而抛售股权的疑问。
2010年,佳兆业的净资产负债率为30.6%,而中长期债务占整个债务的比例由2009年的24%上升到61%。对此,中投顾问房地产行业分析师韩长吉认为:“从2010年佳兆业年报来看,佳兆业的现金流量稳定,资金链状况良好,负债率也属于正常范围,所以佳兆业的资金状况今年不会有大问题。”
旧改模式风险难测
即便资金状况问题不大,但随着调控深入,佳兆业的旧改开发业务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
佳兆业以旧改项目起家。众所周知,旧改项目开发周期长,资金投入大,大多数开发商都避之而不及。但佳兆业多年来一直采取通过旧改大规模拿地的开发模式。
对此,佳兆业集团董事局主席郭英成在2010年的业绩推介会上曾表示:“旧改毛利率高,今后将继续走旧改的战略发展模式。”
就在郭英成讲话前的3月5日,迁延日久的深圳宝吉项目举行了拆迁动工仪式,这个项目为佳兆业带来了321842平方米的土地储备。
3月中旬,佳兆业宣布,通过投标方式成功竞得位于深圳盐田区盐田三村、四村和西山吓村整体搬迁项目的改造权。该项目总用地面积约26.6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约为107.1万平方米。据了解,佳兆业今年在深圳即将获批的旧改项目还有深圳平湖项目、大鹏项目,上述两个项目占地总面积达到1076300平方米。
佳兆业通过旧改大举拿地,世联地产首席分析师王海斌指出,这种开发模式面临较大风险:“旧改拆迁耗时长,大量资金被积压,一旦拆迁安置、政府批地和旧改政策发生变化,都会给开发商带来巨大的市场风险。”一个可参考的例子是,金地在深圳岗厦的旧改项目,一拆就是5年,至今才有所突破。
战线拉长的资金压力
去年以来,不断开拓二三线城市的佳兆业,战线正不断拉长,这加大了佳兆业在资金方面的压力。
资料显示,去年11月,佳兆业通过竞拍方式,以约29亿元成功竞得13幅土地,总建筑面积达到328.7万平方米。今年二三月份,佳兆业通过竞拍和私人买地花费的资金就超过了13.25亿元,另外还竞标了深圳一幅需要完成旧改的项目,总用地面积26.6万平方米。
而根据2010年年报综合资产负债表,佳兆业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以及受限制现金总额48.7亿元,而借款、应计建筑成本在内的各项须支付的流动负债就高达47.48亿元。
显然,佳兆业需要更努力地销售项目,才能满足上述买地资金支出,以及归还今年到期的流动负债。但是,佳兆业一季度仅销售12.07亿元,合约销售面积仅14.56万平方米。根据集团的4月通讯,二季度开始,集团计划于每个季度推出可销售总建筑面积约142万平方米。
王海斌认为,扩张过快对企业资金链形成的压力必然很大。此时,要么降价促销回笼资金,要么扩大融资幅度。
事实上,在去年底,佳兆业就开始了高密度融资行为。去年11月到今年3月,佳兆业在海外市场分别发行了3年期和5年期无抵押贷款3900万美元和6000万美元。今年1月,佳兆业再次宣布发行20亿元人民币的融资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