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善知识

标签:
善知识佛法和尚佛弟子禅师 |
分类: 小楼夜话 |
如何才能善知识
------see2one
不管是法师,还是禅师,看来看去都是光头的大和尚,那个走来走去,或是在松柏下驻守,或是在禅堂里静坐,或有思,或有想,或非思,或非想,或非非思,或非非想。
在那个佛法传到东土啊,是皇家先要享用佛法的啊,那个皇帝把大和尚招来殿前,听和尚说法,自己也有自己的心得啊。皇帝想的是自己的天下,更是天下之天下,自然更会和大和尚一起讨论治国之道。
这么好的东西皇帝想来也要大家享用才好。于是成立皇家机构(寺),翻译佛经,更有大德大才之和尚,根据对佛经的理解著书立说,从而来实现对普天下百姓的教化。那个西天佛国啊,你看看如来和尚带领众多佛弟子,那个和谐相处,那个祥和,那个不喜欢啊。
对了,为什么西天佛国那么好啊,这是因为那个地方的佛弟子各个爱学习吗,学习了自然就懂得知识多啊,于是把这个很多知识分子在一起的地方,有很多的知识,更大的学问,这样的地方就是极乐。说道极乐,自然我们要知道什么是“乐”。这个“乐”啊,有很多种啊,宋朝的时候,有一个大学问家叫陈直的,他总结了十乐,那就是:读书,谈心,静卧,晒日,小饮,种地,音乐,书画,散步,活动。其实看看这个十乐,就是百姓生活,就是在生活中自找乐趣,这个乐在内心,不能看表面的。
以前叫善知识,现在叫知识分子。这个知识分子多的地方,那就是大学。看看现在的大学,入门就是大学生,那个是要考试才能进入大学的,你进入了大学,说明已经是一个有学问的人了。大学有学生,教授组成。这个地方,我们也称之为象牙塔。从表面上看,这个地方都是善知识的弟子和老师,那是多么的祥和啊,这就是佛经中描述的吗,佛弟子,佛菩萨,多好啊。大学校园中有其秩序的美,处处洋溢着青春和知识。现在响起来啊,我也想生活在大学校园中。
只是要分清楚的是,这个是要由善知识组成才好啊。那个善知识是内心啊,简单的把知识分成善恶是不行的,知识是工具,没有善恶之分。但那个善知识是什么意思呢,那个善知识啊,指的是那个具有知识的有修为的人,善知识是人嘛。
如果人人都是善知识,那该多好。可惜了那个皇帝老子不是佛啊。于是在各地建寺,大兴佛法。所以你现在去各地去看,那个城市中心,都有敕建佛寺。距离政权最近的佛学学术机构,开玩笑说就如同现在的社科院一样。估计那个大法师也是敕封的。
学习不能光看那个书本的,也需要有悟性的。六祖和尚就是这样子的,那个听到有人在说:如梦亦如电,如梦幻泡影,应作如是观。他就开悟了,于是问人家这是什么,人家告诉他,这个是金刚经。后来六祖把家里安顿好,上山去学佛法。
在以前啊,国家为了鼓励大家学佛,出台了很多的法令的,比如不用缴税啊等等。这样一来,家家户户有人学佛,此时已经不是为了学佛而学,而是为了少缴税的眼前利益啊。这个就如现在的大学生们,你问问他们,你学习是为了什么啊?好的嘛,回答是为了找工作,差的嘛,不知道啊,别人上学,我也就上学了,还有的就干脆说,是父母让来上学的。当时的情况和现在的大学生估计差不多,不是为了“知识”。要知道,你只有掌握了有用的“知识”,你自然也就有用了。你就成为了那个知识的附属品了,自然就是善知识了。
满大街都是“和尚”也不行啊。于是当地的那个刺史就负责考试,虽然你是真和尚,但是不是那个善知识。如果是够资格当那个和尚,就在你的那个护照上盖个章,放行。如果你没有资格,对不起了,护照没收。说护照是个笑话了,反正就是那个和尚的证明吧。这个考试就是要答题的,考的也是各种学问。这样一下子啊,虽然把那个假和尚给排除了,但还真是有一些有学问的和尚回答不了他这个考试的内容。因为什么啊,这些人都是很有悟性的人,也是句句话都是佛理,那个时候也是不拘一格,对这些有本事的大和尚,也是放行。只不过这些人没有论文,更没有著作,城里嘛不好混啊,这个是笑话了。于是到了山里修行,参看大自然,寻得一个清静之地。与百姓为伍,更为百姓解脱疾苦。这样就更是普渡众生啊,这是个大德性啊。于是化缘,修建更大的道场。越来越有名气,有一天皇帝知道了此时,国家拨款敕建道场,为天下苍生祈福。你看看那个禅宗,南台顶上一炉香……,云在青山水在瓶……,都是禅理啊。
看看大街上的光头黄布衫,那个不愿在繁华都市,那个不是嘴上功德。正是:
本是乡下人,偶做前堂客。
习得半卷书,坐井说天阔。
句句是功名,口口论福祸。
囊肿羞涩时,怒骂乾坤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