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君莫为“小人儒”
(2011-02-07 21:35:20)
标签:
杂谈君子儒小人儒 |
分类: 有感而发 |
劝君莫为“小人儒”
“小人儒”这个说法,是孔子在《论语》中对子夏说的一句话:“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他的意思是,你要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
荀子后来直呼这类知识分子为“贱儒”,其实也就是小人儒的意思。荀子还为这类人画了三幅像:帽子戴在头上也显得颓废而没有精神,谈吐平淡无味,却故意模仿着圣人禹、舜的样子,这是颛孙师一类的贱儒;外表衣冠整齐,脸色庄重,一副自得的样子,整日不发一言,这是卜商一类的贱儒;懒惰懦弱胆小怕事,没有廉耻却贪图吃喝,并借口说君子本来就不劳动,这是言偃一类的贱儒。
细读论语,感悟颇多。首先从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说起。个人认为,孔子教学收徒,徒弟一定要学习技能,同时能够被社会认可,而孔子所受大多以哲理见长,而不是技艺。故而认为一定是说,学习掌握知识,虽然不能取仕,但是能够带来欢乐的,如何带来欢乐,那就是运用知识嘲笑他人。其实现在也是这样,君不见赵本山收徒和郭德刚收徒,教授其知识后,首先就是利用知识抖包袱,嘲笑他人,带来欢乐吗。故而,如果你能嘲笑他人,你就会有快乐,你如何嘲笑他人,那就是要有知识,也就是要学而时习之。这里是乐(le)而不是乐(yue),最简单的快乐方法就是嘲笑他人,从而是为小人儒。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钱的富家子弟来求学,哪怕是不聪明,只要多给学费,面对此问题,只有偷偷的乐(yue)了。大家都知道,如果一个不聪明的学生和一个聪明的学生那个好教导?一定是不聪明的学生,因为聪明的学生问题多,老爱问一个为什么,老师要是碰上这样的学生,那还真是头痛的很,哪里还有快乐之感。
小人儒在当今社会处处皆是,其实我们细察荀子对小人儒及贱儒的画像,发现我们无疑正置身在一个盛产小人儒的时代。孔子说,君子不器。这里“器”的意思就是指就囿于某一专业,不关心世道人心的意思,也就是现代所谓的专业化。今日有些知识分子却往往以成“器”为傲,而不会在意学问背后,是否还有一个活的生命的存在。
------see2one 2011/2/7
前一篇:吃奶需要多大的劲
后一篇:朴素的“道”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