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大时代文明

(2010-09-05 12:31:29)
标签:

杂谈

分类: 有感而发

时间:2008年4月6日星期日

I、文明的推行靠什么

夏商周时期的文明是劳动文明的产物,是敬仰天地和自然的思想,与之相左的大量文籍也证明了这一点;但是文明的定义有其定义的狭义性,文明行为的规范和自然的规范是不一样的,自然界的文明主要是各自然环境的互相协调发展以及优胜劣汰,优胜劣汰是自然界的淘汰法则,我们现在看到一些自然界的优胜劣汰现象也很触动我们,震撼我们;自然界的淘汰是无情的,这里的无情是其本身无法抗拒或在其他帮助下的抗拒的;这就是自然界的文明,看到这些情景的结果是直接恐惧自然,所以到现在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自然,战胜自然直接的口号也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如人认定胜天等等。

文明=杀戮=文明的执行

II、文明的标准及规则制定过程中的文明

规则就是规则,自然的淘汰规则实在是太残酷了,文明的执行也是需要原始动力的,由于要繁衍生息,所以要淘汰;由于要形成群落,所以要淘汰;战争、暴力、自然灾害等均为淘汰的手段,只是目的可能有这样或那样的差别,历史上的焚书坑儒,商鞅变法,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文字狱,八股文章等。

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的编撰,是文明的体现,但也采用了野蛮的手段,

III、 文明也需要反扑归真

北宋瓷器一直为大众收藏家所敬仰,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就体现出了当时人们崇尚自然的体现,钧瓷体现的是自然天成,釉色如雨后彩虹,形制完全根据自然界模仿,体现了一种浑然天成的美感,由于采用了很厚的釉,在烧制过程中体现了一种特殊的“蚯蚓走泥纹”,这也是自然的一种体现,没有任何人工雕琢的迹象,哥窑的铁线银钩,自然的开片也形成另外的一种自然的美,定窑的白瓷也是自然的体现,已经不是简单的模仿青铜器的造型来烧制瓷器,包括器形以及纹饰也有了很大的改观,青铜器的纹饰大都是对称的美,体现了当时的审美观,青铜器的冶炼技术和工艺已经到了很大的高度,但体现的纹饰看并不是简单的模仿自然,而是一种创造。

宋瓷的制造在瓷器烧造使上是一个里程碑,重新回到了自然,前述的“蚯蚓走泥纹-钧瓷”“铁线银钩-哥窑”均为具体的体现,开始欣赏的东西有所改观,是文化昌盛的具体展现,那时的对自然的崇尚到了极点,这里要说明的是并不是当时没有在瓷器上烧造世俗图案的能力,而是当时就艺术的修养根本不需要这样的艺术,当时的绘画和文字一直在体现世俗,文化昌盛带来了重新定义的世俗,北宋时期的书法家和画家出现了很多的脍炙人口的佳作,被人们认可并收藏,为什么当时的皇家在此文化昌盛时期反而欣赏自然体现的钧瓷,可能也是体现了一种返璞归真的境界,当时当朝一品也要告劳还乡,因为在当朝上班和现在的情况完全不一样,每天战战兢兢,伴君如伴虎是当时的真实写照,工作的辛苦,使得心理需要寻找一个平衡点,体现自然的艺术品就成了这些人的欣赏,有时虽然回不到自然,但是能够看到自然也算是一个心理愿望的实现了。

明后的瓷器可以看出,出现很多的世俗文化,其形体以及纹饰均为人类世俗的观点,同时体现手法也有所改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