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古地084﹒鼓里

(2020-11-29 14:55:08)
标签:

历史

笔记

《资治通鉴》

【读文·鼓里】原文:遂弑王于鼓里。(《资治通鉴》第四卷  公元前284)译文:于是在鼓里这个地方将齐湣王处死。

【简介·鼓里】鼓里,古地名,在今山东日照市莒县境内。商时为姑幕国地,春秋时为莒国地。据记载:莒有莲里,又有鼓里在故莒城内。春秋至战国初期,这里建有莒国三代都城,俗称莒国故城,而在故城内有一处不显眼的地方叫“鼓里”。周赧王三十一年(公元前284年),楚国将领淖齿在莒城“遂弑王(齐湣王)于鼓里”。

 

读古地084﹒鼓里

战国之后的鼓里所在莒,秦时置莒县,西汉时为城阳国,王莽时改为莒陵,东汉时复称莒县,北周时改为莒州,民国时改莒州为莒县,现为日照市莒县。莒县位于山东东南部,东接东港区、五莲县,西连沂水、沂南两县,南与莒南县毗连,北与诸城市为临,总面积1951平方公里,主要景点有莒州博物馆、沭河湿地公园、蟠龙山等。

【随笔·鼓里谈莒】看到鼓里,往往会想到莒地。究其原因,也很简单。因为(鼓)里与莒同属一地,“里在莒中,莒中有里”。《古籍全文检索》:鼓里,在故莒城内。《战国策·齐策》“淖齿杀湣王于鼓里,是也。”宋·鲍彪批注:鼓里为“莒中里也”。应该说,早在战国之前,莒城就颇有名气而鼓里却鲜为人知。不过,站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想谈鼓里就绕不开古莒,更脱离不得今莒县。莒城,千年古城;莒县,历史名县。鼓里所在的莒,有感人的故事、迷人的故城、诱人的山景、动人的文物等等。这些都是有趣的话题,值得一谈。

读古地084﹒鼓里

鼓里谈莒(一):故事。“艹”下双口为莒(j),是言出故事的地方。仅选其中三则,说来印象深刻。一曰“毋忘在莒”。春秋时,齐桓公小白,曾在莒(今莒县)避难。他在这里受尽厄运,终成霸业。成君之后,他又“毋忘在莒”,不弃初衷,使齐国国富兵强,成为当时的五霸之首。二曰“复仇于莒”。战国时,齐湣王的侍臣王孙贾,由于燕军伐齐,把他与齐王打散了,只好回到家中。其母虽然深深爱着儿子,但对儿子找不到齐王就回家的行为很生气。母说:“你每天回来晚了,我会倚在家门口等。你是大王的侍臣,竟然不知道他去哪儿了,那你还回家干什么!”此话,后成典故“倚门而望”。王孙贾听后,很惭愧,随即别母找到了齐王的下落。得知齐王在莒城的鼓里被淖齿杀害,怒率四百人攻入莒城杀死淖齿,史称“莒城报仇”。三曰“大师返莒”。南朝文学大师刘勰,今莒县东莞人,官至太子通事舍人。昭明太子萧统去世,他内心十分伤悲,请求回归故里。返莒后,他在钟山定林寺前后生活了20年左右,完成了标志着辉煌成就的文学理论巨著《文心雕龙》,莒县钟山定林寺也因刘勰大师的学术成就而名垂青史。

鼓里谈莒(二):故城。莒城,也称莒国故城,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从周代起,为三代古国都城所在,位于今莒县城区。故城由内外城组成,面积约25平方公里,大段城墙犹存,至今仍然雄伟壮观。城内冶铁、铸钱、制陶作坊遗址历历在目。宏伟的莒县故城池,是当年贵族们豪华风貌的见证。春秋时的莒国,国力强盛,多次参与列国间的会盟和征战,鲸吞不少周边小国。莒城作为莒国的都城而成为古代我国东部的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据《水经注》记载:“其城三重并悉崇峻,唯南开一门。城内方12里郭周40里许”。元代缩一子城,明代砌之以砖,故有“莒城三重”或“三撙莒州”之说。从现存的莒之城垣看,确系三重,外郭和子城系周至汉时所建,故城外部除东面模糊不清外,其余三面残垣犹存。西北城门,残余城垣高56米,宽50米,长200余米;南垣高23米,宽40米,南面的子城尚有残垣700余米,高89米,宽40米,古老的城垣上杂树葱笼,绿草如茵,形成一条绿色长廊。古老的城垣,虽经千年风雨,但仍然轮廓清晰,成为莒县久远的历史见证,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鼓里谈莒(三):山景。莒之山景,最熟知的莫过于浮来山。《春秋》记载隐公八年(公元前715年)“公及莒人盟于浮来”。浮来山又称福来山,素以秀奇玲珑而著称。此山位于莒县县城城西约8公里处,海拔298.9米,由飞来峰、浮来峰、佛来峰鼎足而成,三峰拱围相连形似卧龙,独具清雅灵秀之韵。其景观有商周老树、晋代古刹、隋唐庙庵,古藤绕树、松柏参天、美禽栖枝、奇鸟鸣林,令人心旷神怡。当下的浮来山风景区内有八观、十二景、三泉与四园。修竹奇木,居谷繁茂,怪石嶙峋,溪流潺潺。千年古刹定林寺是浮来山现存最古老的寺院之一,始建于南北朝时期,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全寺分前、中、后三进院落,有五殿二堂,两庑一宫三院。主体建筑,飞檐螭首,雕梁画栋,既轩敞典雅,又古朴大方,是典型的北国古建筑风韵。寺中的“校经楼”,现辟为刘勰生平陈列馆。馆内塑刘勰像,陈列各种版本的《文心雕龙》及历代研究文献,丰厚的资料珍藏,曾令史学泰斗发出“绝仰千古”的赞叹。

鼓里谈莒(四):文物。莒县有著名的陵阳河遗址,东西约1000米、南北约500米、总面积约50万平方米。遗址出土的距今约5000年的图象文字、鸟形、牛角形陶号,其造型生动形象,为同时期其它地区所罕见,特别是“日月山”形图像文字经考证比甲骨文还早1500年,堪称中国文字的鼻祖;西大庄西周墓出土的青铜器数量、种类之多,器形、纹饰之精美,更令学术界惊叹不已;沈刘庄汉墓出土的“亲吻图”更是引起了专家学者的极大兴趣。大口尊,高52厘米、口径30厘米、壁厚3厘米,上面刻有“日月山”形图像文字,是一件特殊器物,富有研究价值。牛角形号的发现,对研究原始社会的解体和奴隶社会的萌芽,是弥足珍贵之物证。双扳,形若鸟状,故亦称鸟形高柄杯,高21厘米,口径8.4厘米,腹径5.6厘米,腹深7.6厘米,壁厚0.1厘米,足径5.6厘米。陶器上的图像文字,上边的圆圈是太阳,中间的半圆是火苗,下边的五个尖是山峰。据考证,这是古人在山顶点燃柴禾,举行祭祀太阳的仪式,反映了古人类对太阳的崇拜。与此图像文字同时出土的还有20多个图像文字,这是迄今所发现的我国最早的图形文字。(谢谢图片作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