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古人249.颜真卿的骨气

(2017-12-13 13:01:47)
标签:

人物

笔记

《资治通鉴》

【合众篇069】颜真卿(公元709785),唐朝大臣,大书法家。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开元进士。任殿中侍御史。因被杨国忠排斥,出为平原(今山东)太守。安禄山叛乱,他起兵抵抗,使安禄山不敢急攻潼关。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德宗时,李希烈叛乱,他被派往劝谕,为李希烈缢死。书法初学褚遂良,后从张旭得笔法,正楷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道劲郁勃,古法为之一变,开创了新风格,对后来影响很大,人称“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

读文摘记

原文:朱滔、王武俊、田悦、李纳各遣使诣希烈,上表称臣,劝进,使者拜舞于希烈前,说希烈日:“朝廷诛灭功臣,失信天下;都统英武自天,功烈盖世,已为朝廷所猜忌,将有韩、白之祸,愿亟称尊号,使四海臣民知有所归。”希烈召颜真卿示之曰:“今四王遣使见推,不谋而同,太师观此事势,岂吾独为朝廷所忌无所自容邪!”真卿曰:“此乃四凶,何谓四王!相公不自保功业,为唐忠臣,乃与乱臣贼子相从,求与之同覆灭邪!”希烈不悦,扶真卿出。他日,又与四使同宴,四使曰:“久闻太师重望,今都统将称大号而太师适至,是天以宰相赐都统也。”真卿叱之曰:“何谓宰相!汝知有骂安禄山而死者颜杲卿乎?乃吾兄也。吾年八十,知守节而死耳,岂受汝辈诱胁乎!”四使不敢复言。希烈乃使甲士十人守真卿于馆舍,掘坎于庭,云欲坑之,真卿怡然,见希烈曰:“死生已定,何必多端!亟以一剑相与,岂不快公心事邪!”希烈乃谢之。(《资治通鉴》第228卷)

 

读古人249.颜真卿的骨气

译文:唐建中四年(公元783),朱滔、田悦、王武俊、李纳等分别派人到李希烈处,上表称臣,劝他称帝。使者们跪拜在李希烈面前,劝说道:“朝廷滥杀有功之臣,对天下言而无信。你英明神武,这是上天赐予你的,况且你功业盖世,可惜已经受到朝廷的猜忌,你不采取行动的话将会招致韩信、白起被杀的下场。希望你能早日称帝,使全国的臣民有所依靠。李希烈召来颜真卿给他看这些人的信,说:“四王不谋而合,共同推举我,难道我会因朝廷的猜忌而无地自容吗?太师看看这事态该怎么发展。”颜真卿说:“这四人是四凶,怎么能称四王!你不保全自己的功名、事业,做大唐的忠臣,却同这些乱臣贼子往来,想和他们一块覆灭吗?”李希烈听后很不高兴,将颜真卿扶了出去。后来,颜真卿同四王使者一齐吃饭,四位使者又说:“早就听说你的崇高威望,都统现在正要称帝,而你刚巧到来,这是上天赐给都统的宰相啊。”颜真卿听后痛斥说:“说什么宰相,你们知道因痛骂安禄山而被杀的颜杲卿吗?那是我哥哥。我已经八十岁了,只知保持晚节直到死,难道还会受你们的威胁利诱吗?”四王使者再不敢说话了。于是李希烈让十位士兵在院中挖了一个坑,准备活埋软禁在馆舍中的颜真卿。颜真卿镇定自若,去见李希烈时说:“既然决定杀我,何必要那么多花样呢!赶快一剑砍死我,不是令你更痛快、更满足吗?”李希烈反却给他道歉。

读后随笔

提及唐朝大臣颜真卿,都知道是中国书史上富有影响力的书法大师。南宋著名文学家陆游说过:学书当学颜。颜真卿创立了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他的书法里透着雄浑和遒劲,被誉为书家铁手腕。然而,眼前所记载的颜真卿,不是在挥毫泼墨作书法,而是在不屈不挠斗叛逆。这一幕是最壮烈的一幕,虽然看不到笔墨纸砚的踪影,但却看到了刚直威武的骨气。这种做人的铮铮骨气,与他的书法一样雄伟郁勃。

唐德宗建中四年(公元783),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乱。唐德宗派时任太子太师,已经74岁高龄的颜真卿作为使臣,前往淮西劝降李希烈。颜真卿到了许州(今河南许昌),见了李希烈,宣诏未毕,李希烈手下诸将拔刀威胁颜真卿,颜真卿面不改色,坚持继续宣诏。李希烈将颜真卿扣为人质,使出种种手段威逼利诱,请颜真卿出任宰相,他坚决拒绝,气愤地说:“宁愿守自己名节而死,难道会受你们这些人的引诱威胁吗?”。又要挖坑活埋他,颜真卿镇定自若,毫无惧色,并冷笑着对李希烈说:“死生已定,何必费那么多麻烦!”李希烈见颜真卿仍不就范,就派人在庭院里堆放柴火,威胁说如果再不降服就要烧死他,可颜真卿径自起身蹈火,倒是身边人拉住了他。后来,颜真卿被囚禁在蔡州汝南龙兴寺,他常对人说:“这就是我的坟墓,我准备死在这里了。”在李希烈称帝之后,颜真卿感知必死无疑,他伏案为自己写下了遗书和墓志铭,并自撰挽联:“不忍金项缺,长怀玉露情。”果然,没有多久被李希烈所缢杀。

颜真卿的骨气,虽然难免不打上封建社会的“忠君”印记,但却得到了当时民众的认可。李希烈叛乱平定后,颜真卿之子颜頵、颜硕二人护丧回京,唐德宗废朝五日,以示哀悼,并赠司徒,谥号“文忠”。蔡州百姓怀念颜真卿,在城内修建了颜鲁公祠,常年祭祀;又把颜真卿题书的墨宝“天中山”制成碑碣,立于天中山处,世代瞻仰。

读古人249.颜真卿的骨气

颜真卿的书法亦骨气。在人生中,颜真卿钻研艺术、文学,酷爱书法,自强不息地走向一代书家的峰巅。颜真卿传世作品以碑刻最多,楷书有《多宝塔感应碑》、《麻姑仙坛记》、《东方朔画像碑》、《颜勤礼碑》、《颜氏家庙碑》等,行书有《争座位稿》,书迹有《自书告身》、《祭侄季明文稿》。其中《颜勤礼碑》比较端庄遒劲,但笔画细瘦和其他碑刻不大一样。《颜氏家庙碑》,书法筋力丰厚,是他晚年的得意作品之一,与其早年时期的作品相比更加浑厚大气,乃理想的晚年之代表作。

读古人249.颜真卿的骨气

可以说,颜真卿的书法骨气饱含在每一字中。以他的题书“天中山”为例,这三个字用笔浑厚强劲,善用中锋笔法,饶有筋骨,亦有锋芒,一般横画略细,竖画、撇与捺略粗。这一书风,大气磅礴,多力筋骨,具有盛唐之气象。难怪,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在《六一题跋》中评论说: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严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其见宝于世者有必多,然虽多而不厌也。”(谢谢图片作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