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句104.大树将军
(2015-12-24 07:01:45)
标签:
文化历史笔记《资治通鉴》 |
【成语源之二十四读文】
汉淮阳更始二年(公元24年)
原文:秀部分吏卒各隶诸军,士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大树将军者,偏将冯异
也。为人谦退不伐。敕吏士非交战受敌,常行诸营之后。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屏树下,故军中号曰“大树将军”。(《资治通鉴》第39卷)
译文:刘秀重新调整兵马,把新收容的官兵分配给各将领,大家都说愿意所属大树将军。大树将军是指偏将冯异。他为人谦逊退让,从不夸耀自己的功劳。命令他的部属除非跟敌人交战或遭受敌人的攻击外,其他时候都要排在别的部队后面。每到一个地方,将领们聚在一起大谈自己的功劳,只有冯异独自坐在树下不去参与,所以军中称他“大树将军”。
句释:“大树将军”,比喻有功不争功。
【读后随笔】
冯异(?—34),刘秀建立东汉政权的元勋之一。颍川父城(今河南宝丰东)人,字公孙。新莽时任郡掾。后归刘秀,在河北参与消灭王郎割据势力,并镇压铁胫等农民军。刘秀即位后,被封为阳夏侯,任征西大将军。后率军进攻隗嚣子纯,死于军中。冯异之所以屡建奇功,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和他的部属谦虚谨慎,居功不傲。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在远近四方产生了良好的反响,被称之为“大树将军”。
“大树将军”,冯异之绰号。原本是人们赞扬冯将军正确对待功劳的高尚品质,说他有功时常常躲避到大树下不言语。可后来把这句称赞人的话,演变为成语,专指不居功自傲的将领。《南史》中赞扬冯道根将军:“武帝尝指道根示尚书令沈约,美其口不论勋,约曰‘此陛下之大树将军也’。”后人,还将“大树将军”省作“大树”。《旧五代·世袭传·李茂贞》:“但御军整众,都无纪律。当食,则造庖厨,往往席地而坐,内外持管钥者,亦呼为司空、太保,与夫细柳、大树之威名,盖相远矣。”
作为成语“大树将军”,其意是比喻有功不争功。今天,这句成语,仍不失赞美之意。报载,某将军在战争年代屡立战功,在建设时期又默默无闻地培育了许多人才,可称得上是新时代的“大树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