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句058.“虎狼狐狸”
(2015-07-27 05:55:17)
标签:
文化历史笔记《资治通鉴》 |
原句:虎狼当路,不治狐狸
【警言选读文】
公元232年,魏明帝想派兵讨伐辽东太守孙渊。散骑常侍蒋济劝谏魏明帝,认为当前大敌在蜀、吴,不在辽东。便提出了以下看法:
原文:故曰:“虎狼当路,不治狐狸。”先除大害,小害自巳。(《资治通鉴》第72卷)
译文:所以说:“虎狼出现在面前,暂且不去除掉狐狸。”先除掉大害,小害自会消失。
简释:“虎狼当路,不治狐狸”,意思是,虎狼出现在面前,暂且不去除掉狐狸。此句所涉及的是“虎狼狐狸”问题。运用此句的意义在于,大害当前先除大害,顾不得小害。
【读后随笔】
“虎狼当路,不治狐狸”,比喻大敌当前,要分清主次。在“虎狼”与“狐狸”并存时,应先除掉“虎狼”,这是主要敌人;二者不能并列,更不可颠倒。否则,就会犯战略性错误。
“虎狼当路,不治狐狸”,是军事上确定作战重点的基本依据。军事重点放在哪里?不是主观随意的东西,必须建立在客观敌情的基础之上。一般地说,对我威胁最大的敌人,就是我实施作战的重点。在“虎狼当路”的形势下,去治“狐狸”,必然存在被“虎狼”所吞噬的危险。魏明帝放弃“虎狼”,先治“狐狸”,派汝南太守田豫领兵讨伐辽东太守孙渊,不仅打了败仗,还为吴、蜀“虎狼”围攻魏国创造了契机。所以,魏国的危亡是必然的。
“虎狼当路,不治狐狸”,其理论意义在于解决主要矛盾,搁置次要矛盾。正确的哲学观要求,科学地认识矛盾的主要性与次要性,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在虎狼、狐狸并存的局面下,很显然,虎狼是主要矛盾,狐狸是次要矛盾。解决问题的对策,不要二者“一把抓”,更不应该弃虎狼而治狐狸。
实际生活中也是这样,当遇到多重困难时,要首先分清主要困难与次要困难,然后集中力量解决主要困难,促进和带动其他困难的解决。如果“眉毛胡子一起抓”,或者是“舍主要的抓次要的”,就很难解决和克服面前的困难。这也可以称之为“虎狼当路,不治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