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军事091.安邑之战与贝卡谷地空袭战
(2015-01-18 06:07:17)
标签:
军事笔记《资治通鉴》 |
【古战摘读】安邑之战
魏王盛兵蒲坂以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渡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渡军,袭安邑。魏王豹惊,引兵迎信。九月,信击虏豹,传诣荥阳;悉定魏地,置河东、上党、太原郡。(《资治通鉴》第9卷)
公元前205年,韩信实施了一次“请君入瓮”的“陷井”战。为了攻打魏王豹,韩信“乃益为疑兵”,排列出船只,好象要在临晋渡河向蒲坂发起进攻,实际上是暗中让埋伏的部队从夏阳乘坐大木瓮抢渡黄河,袭击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由于魏王豹产生错判,将重兵布防在蒲坂。当韩信的埋伏部队从夏阳乘坐大木瓮抢渡黄河,袭击安邑时,魏王豹大惊失色,连忙领兵迎战韩信,但这时已失去抵抗能力,无法挽回败局,魏王豹被俘虏,此后魏地全部被平定。
【今战简介】贝卡谷地空袭战
1982年6月,以色列在与黎巴嫩战争中,为夺取贝卡谷地战区制空权,对叙利亚导弹阵地进行了一次“引敌上当”的空中袭击战。6月9日中午,以色列空军的一架E—2C空中预警指挥机,风驰电掣般地剌向蓝天,沿着地中海东岸径直飞向贝卡谷地附近的安全空域。紧接着多架“猛犬”、“侦察兵”无人驾驶飞机和F—15、F—16战斗机以及F—4、A—4攻击机相继升空。这些飞机从几个不同机场起飞后,在空中集合,组成混合空袭编队,飞向同一战区,执行各自任务。首先是“猛犬”飞机飞临贝卡谷地,发出假目标信号,引诱叙利亚部队发射了萨姆—6导弹。而“侦察兵”无人驾驶飞机使用机载电子装置精确测定萨姆制导雷达的工作频率和萨姆导弹的发射阵位,拍摄目标图像,并及时把测定的频率、图像发送给E—2C空中预警指挥机。就这样,叙利亚部队在贝卡谷地的部署情况,全部存储在E—2C空中预警指挥机大型电脑的资料库中,很快形成最优作战方案。然后其它90多架飞机对叙军部署在贝卡谷地的导弹阵地实施集中突袭。一个多小时后,以色列空军第二波92架飞机再次袭击该地区,叙空军起飞战斗机54架迎击,但无济于事。在短短的6分钟内,叙利亚部署在该地区的19个萨姆—6导弹阵地全部化为灰烬。
【战法随笔】从地面“陷阱”到蓝天“陷阱”
古代的安邑之战,韩信精心设置了一个地面“陷阱”:用隐真示假,即假攻蒲坂、真袭安邑的战法,引诱魏王豹将重兵布防到蒲坂,使安邑空虚起来。结果正中韩信的下怀,魏王豹的后院起火,安邑很快失守,导致了魏王豹全线崩溃。
在贝卡谷地空战中,以色列空军同样是设置了一个蓝天“陷阱”。这个“陷阱”的设置可谓天衣无缝。首先,使用无人机进行诱骗侦察,让其飞抵战斗区,发出袭击的假信息,诱使叙军雷达开机并发射萨姆—6导弹。这样,无人机大量收集导弹制导雷达技术参数、拍摄导弹阵地图像、计算其精确位置,及时传送给空中预警指挥机。然后,在空中预警机指挥控制下,由电子干扰机进行“软压制”、攻击机进行“硬摧毁”。再后,使用“狼群战术”发起攻击,各型飞机倾巢出动,一起向叙利亚萨姆—6导弹阵地投掷各型炸弹,集中打击目标,顿时贝卡谷地成为一片火海,叙利亚导弹阵地很快被彻底摧毁。
从地面“陷阱”到蓝天“陷阱”,说明空战的取胜也需要智力与谋略的支持。从主体看,人仍然是空战胜败的决定因素,谋划、指导、组织、实施,都离不开智力谋略;从客体看,航空武器仍是空战胜败的重要因素,只有与高明的谋略相融合,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效能;从结果看,只有在空战中正确地运用谋略,才能达到最佳目的,以小的代价换取大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