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军事059.义兴之战与形之从之
(2014-12-17 06:26:19)
标签:
军事笔记《资治通鉴》 |
【战例摘读】
原文:庾业于长塘湖口夹岸筑城,有众七千人,与延熙遥相应接。沈怀明、张永与晋陵军相持,久不决。外临朱幼举司徒参军督护任农夫骁勇有胆力,上以四百人配之,使助东讨。农夫自延陵出长塘,庚业筑城犹未合,农夫驰往攻之,力战,大破之,庚业弃城走义兴。农夫收其船仗,进向义兴助吴喜。二月,己未朔,喜渡水攻郡城,分兵击诸垒,登高指麾,若令四面俱进者,义兴人大惧,诸垒皆溃,延熙赴水死,遂克义兴。(《资治通鉴》第131卷)
译文:寻阳政权的庾业,在长塘湖夹口两岸修筑营垒,部队有七千人,与刘延熙遥相呼应。建康将领沉怀明、张永与据守晋陵的东战场叛军正面对峙,很长时间不能决出胜负。皇宫外监朱幼推荐司徒参军督护任农夫,说他骁勇胆大,又有臂力。明帝配给他四百人,让他增援东战场。任农夫自延陵出发,攻击长塘湖,筑城还没有完工,任农夫率军急行挺进,猛烈攻击,大破庾业军。庾业军放弃营垒,逃回义兴。任农夫接收遗留下的来的武器、船只,向义兴进军,增援吴喜。二月,己未朔(初一),吴喜渡过荆溪,攻打义兴城池。同时派出军队,分别攻打其它营垒。吴喜站在高处挥动小旗发令,像是指挥很多部队同时进攻的样子。义兴城叛军大为恐惧,各营垒霎时崩溃,刘延熙投河自杀,吴喜于是攻克义兴。
公元466年2 月1 日,南朝建武将军吴喜攻打义兴(今江苏宜兴市境)城池。由于兵力不多,攻城制胜希望不大。这时,吴喜有意站在高处挥动小旗发令,象指挥很多兵马同时进攻的样子。义兴城内的军队,看到这种情形,大为恐惧,各营垒霎时崩溃。吴喜领兵很快攻破了这座城池。
【兵法浅析】
这个战例,很简单又很有意思。吴喜本来没有多少兵力,却装作指挥大部队的样子,让敌人信以为真,造成心理上的极大恐慌,最后战而胜之。这在兵法上可称为“形之从之”。
《孙子兵法·势篇》中说:“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意思是说,善于调动敌人的将帅,以伪装假象实施迷惑,敌人才会信以为真,听从调动。
“形之从之”,主要是以伪装而调动敌人。“形之”与“从之”紧密相联,通常“形之”是手段;“从之”是目的,以“形之”的手段,使敌人发生错觉,向我设定的假象“从之”,以便达到一举歼敌之目的。在古代战争中,“形之从之”属于攻战计示形动敌之法,多用于“调虎离山”,引出对手,以便袭击上当之敌;“抛砖引玉”,迷惑对方,从而打击受骗之敌;“打草惊蛇”,吓出对手,从而消灭敌人等等。
【读后随笔】
义兴之战中的吴喜取胜,实际上是示形造势的结果。军事上的示形造势,并不少见。有隐少示多、隐弱示强等等。从策略上看,这种造势往往可以产生威慑的预期效果。谁不懂得这一点,就是不懂得打仗的基本常识。但要把这种示形造势,造得形象、逼真并不容易,没有一定的认识水平、洞察能力和过人的智慧,就难以在这个“形之”空间有所作为,更不可能结出“从之”的硕果。
未来战争是信息化高技术战争,与古代战争有很大的不同,但也应讲究“形之从之”。“形之从之”涉及交战双方的互动,敌不能摇撼我,而我能摇撼敌,我动而敌动,我移而敌移,战场上的一切情况,均在我全盘掌握之中。在信息化高技术条件下,同敌人作战也要争得这种主动权,因而也要“形之从之”。不过,对“形之”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包装上,要求更加逼真;在策略上,要求更加灵活;在范围上,要求更加扩大,不只局限于军事之内,而且要延伸到政治之中。只有进一步提高“形之”的质量,才会有更好的“从之”效果。
1944年,美英盟军发起诺曼底登陆战役前,企图在圣玛丽埃格利兹进行伞降。为了掩护这次军事行动,盟军在预定伞降地域的两翼,先接连投下几批带有音响装置和实弹射击模拟器的假伞兵,当这些假伞兵接近地面时,即发出同真实战斗一样的响声,诱使德军包围伞降地域。这样连续几次,德军都扑了空,便麻痹大意起来。此时,盟军趁机实施真的伞降,德军还以为又是假伞兵落地,未能迅速作出反应,从而使盟军的空降兵毫不费力地站稳了脚跟。
抗美援朝期间,我志愿军215号坦克在单独执行夜间潜伏任务时,被陷在两个并排的大炸弹坑里进退不得,战士们以弹坑作阵地,胜利完成了摧毁敌坦克的任务,但射击时火光暴露了自己,随即遭到敌炮火猛烈还击。在这危急关头,他们突然发动马达。猛加油,坦克迅速吼叫起来,然后控制油门,将马达声逐渐减少,造成由近驶远的声感,敌果然中计,集中炮火沿我坦克可能撤离的方向进行拦阻射击,“追”了两三公里方才罢休。而215号坦克却原地未动,一直在敌人鼻子底下藏到翌日夜晚,又投入了新的战斗。
伊拉克战争,是在世界多数国家反对的情况下进行的,美英两国压力很大,如何既达到军事目的又注意政治影响,是美英必须考虑的问题。因此,他们借助于新闻媒体“形之”,即展示自己人道主义的形象,来转变人们的认识,使自己的军事行动能够赢得公众的谅解和支持,从而最终达到“从之”的目的。可以说,伊拉克战争的一大亮点是,将“形之从之”与新闻媒体融为一体了,这也是一大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