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四川新课改
(2009-12-13 21:29:20)
标签:
教育综合素质评价新课改学业四川校园 |
分类: 工作日记(理论阐释) |
一 多元化录取 不再只看高考成绩
省教育厅目前在组织专家对新课程设置与管理、学生选修课程、学分认定、综合素质评价、通用技术课程的开设、综合实践活动、学业水平测试、招生考试等11个课题进行研究。
考生和家长最关心的是与新课改配套的2013年高考方案,“一考定终身”是否会打破?四川将建立和完善在国家统一考试基础上的全面、综合、多元化的考试评价制度和高校多元化的录取方式。“首先,内容上会有改革。高考内容将和新课程衔接,主要考察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校录取的依据和模式也会变化,将逐步增加对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的考察。”
二 学业水平测试可能代替会考
学业水平测试是一个因新课改而诞生的新名词。记者从山东、浙江、江苏等已实施了新课改的省市了解到,它和四川现行的会考制度有相同之处———都是统考,都作为高中学生的毕业依据。但两者又有不一样的地方。会考成绩以分数体现,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则多以等级形式来体现。学业水平测试在各省高考中所占分量也不相同。在广东,三门指定学业水平测试科目要达到C以上才有资格报考重点院校。安徽则规定,应届考生学业水平测试每科都达到C级以上,方可被二本以上的普通院校录取。
至于综合素质评价,很多省市的招生部门并没规定必须达到多少等级才予录取,而是把决定权给学校,由学校参考录取。
那么,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会在四川的高考中占多大比例呢?“是考察还是硬挂钩,我们还在进行研究。”刘莉表示,“总之,我们要改变单一的录取标准,进行多元选拔”。据了解,省教育厅将争取在明年秋季新课程开始实施时同步公布3年后的配套高考改革方案。
三 有望实行高考社会化报名
刘莉还透露,高考的组织方式也将发生改变。“比如,考试实行社会化报名,这就可以将学校、教育部门从高考升学率的压力中解放出来。”另外,四川有意仿效山东,对学生的成绩完全保密,高考成绩只提供给考生个人,连学校也不会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