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爱在中国行原创育儿 |
分类: 我的故事 |
“老师,这题怎么做?”上一年级的小磊拿着一张语文卷子来找我。
我接过题目一看,是道“看图说话”,题目要求通过观察题目下面的一幅图,并回答图画旁的问题,写出一段话。看完题目后,正要准备辅导小磊。但小磊的一句话让我心里“咯噔”了一下。
小磊说:“老师,你念着,我来写。我不会写的字,你要写出来给我。”边说边准备把我说的每一个字写在作文格里。看着一阵势,就好像在听写。
我问小磊:“平常你不会做的看图说话,是谁教你的?”
“我妈。她说一句,我写一句,一会儿就完了,要不了多长时间的。今天是我妈不在家,所以我才来找你的,老师。”
孩子母亲的想法我能理解,但是我并不赞同她的这样的做法。小磊从小是看电视长大的,并且看完之后问他看了些什么?小磊很难表述清楚。而看图说话可以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但小磊的母亲为了节省时间,用自己的思维代替了小磊的独立思维,对孩子的未来有帮助吗?
为了让小磊明白,这一道题他是能够独立完成的。我和小磊一起分析了图画要表述的是一个什么意思?并让小磊自己去寻找图画里都画了些什么(人、事物)?它们在做什么?然后再把题目旁的问题提出来让小磊自己去思考完成。当小磊把提出的问题一一作出回答之后,接下来让他把他自己的回答整理通顺,意思表达清楚。
孩子在我的辅导下,一边看图一边在一张稿纸上写出了他自己的作文:
“星期天,小明去花园里捕蝴蝶,花园里有很多漂亮的小花和绿色的小草。空中飞舞着漂亮的蝴蝶。小明抬着网兜追着蝴蝶跑,看到一只蝴蝶停在花上,她轻轻的走过去,用网兜一罩,抓住了一只美丽的蝴蝶。小明很开心。”
小磊经过一个小时的努力,总算用自己的话完成了“看图说话”。他说,“老师,这是我第一次自己写的看图说话。”
前一篇:[博客杂志]启蒙教育
后一篇:[博客杂志]情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