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网友提了一些终极问题,其中有一个问题是“人活着为了什么?”
我的回答是:助人助己。
后来细细一想,我觉得回答得太理想化了。如果能具体一点,通俗一点,简单一点,得出的答案是“为了自己的一张嘴巴”
我很小的时候,我就问自己和长辈“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长辈当时是如何回答的,我已经记不住了。但是,有一天我心中豁然开朗,一个答案蹦出了我的脑海“人活着是为了自己的嘴巴”。理由是:我们每一个人要活下去,就得首先考虑生命的延续,因此,吃就成了头等大事。担任吃的任务中,嘴是冲锋在最前的,只要是能吃的,我们都会往嘴里送,一年当中,我们可以吃掉206kg的粮食,110kg的蔬菜,8.2kg的食用植物油,25.3kg肉类,11.8kg蛋类……(这些数据来自于2000年我国人均消费统计),还有很多很多其他的一些食物。那么一生当中,我们又会吃多少呢?
从我们“哇哇……”落地的瞬间开始,吃的行为就开始伴随着我们知道我们生命的尽头。有人可能会问?现在很多人在生命的最后,都是打点滴,他们都不用嘴了。由这些疑问的朋友请您细细思考?这样的情况正常吗?人应该是老死的才是正常的。但是……中古有句古话叫做“百病从口入”。由此可见,现在很多疾病是吃出来的,尤其是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日益丰富起来,我们的“文明病”发病率也节节高攀,原因何在?有的人省吃俭用苦了一辈子,在生命的最后尽头花去了一生积蓄。原因何在?从某个角度看是嘴没有管好。如果你的嘴管好了,你不是好好的活着吗?
人如果把自己管好了,然后与其他人分享自己的保健体验,或者说自己是如何为自己的嘴巴服务的,那么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很多人聚在一起,都会谈论到吃,什么地方好吃?我检查结果出来了,血糖高,血压高,血脂高……该怎么办?吃些什么?
嘴巴除了吃之外,还有一个说话的功能。一个人如果不说话,不交流,那么他活着也没有什么意思。有的人四十岁,就觉得活着没有意思。原因何在?因为家里有保姆,家庭经济不用她去外面工作。于是她就在家里待着,也不出去找朋友,每天说的话也少。结果整天在闷闷不乐中度过。时间长了,会发生什么情况,谁也说不准。所以从另一角度来看,嘴还有情绪宣泄的作用。现在区广场看看,什么人快乐?老太太们,他们整天聚在一起说说笑笑,心情很好,心情好了,就觉得生活有意义。
目前我就只想到了这些,希望大家多多发表各自的看法和观点,让我们“活着”更有意义与快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