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告别孤独一例社会孤立儿童认知疗法案例报告(三)

(2008-04-03 11:25:23)
标签:

心理咨询个案

少年心理

杂谈

分类: 心灵驿站
 [点评] 

    合理情绪疗法是20世纪50年代由艾利斯创立的一种新的心理治疗形式,着重情绪和行为障碍的理性的问题解决方面。该疗法一经出现,就以其认知上的转变和行为上的可操作性深受心理治疗家和来访者的青睐。现在世界各地对合理情绪疗法的应用正在不断增加,有关研究也在不断进行,成为认知行为治疗取向中最知名的疗法之一。

         在这个案例中,吉米是一个孤独的孩子,缺乏社会交往技能,存在没有多动倾向的注意缺陷障碍,不能和周围孩子相处,是儿童行为障碍中比较常见的社会孤立的问题。对此,咨询师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层层深入,从认知和行为上进行了矫正,治疗效果明显。

         吉米社会交往技巧的缺乏和注意缺陷障碍注定吉米在交往中不可能一帆风顺,面对交往中的种种困难,吉米对它们的看法和由此产生的情绪也是继续导致他不良行为的又一推动力。合理情绪疗法的ABC理论认为,A是指诱发事件(Activatingevents)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后产生的信念(Beliefs)C是指在特定情景下,  个体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Consenquences),引起人们情绪和行为变化的不是诱发事件本身,而是个体诱发事件的解释和评价,即产生的信念。患者之所以产生心理问题就是因为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在作祟,质疑不合理信念是治疗的主要手段,也是治疗的关键。本案例中,吉米对别人对他的看法不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认为没有一个孩子喜欢他,同时他又要求每个人都必须喜欢他,否则就感到非常可怕,这样两种冲突的想法同时存在,使他肯定不会满意自己当前的处境,失去了交往的自信心,导致交往越来越少。

         值得一提的是,吉米父母的某些行为反应,如过多的关注吉米、帮助吉米完成本该他自己完成的任务,在不知不觉中也强化了吉米的不良行为。

         总之,吉米自身存在的心理原因以及家庭的强化促成了吉米的社会交往障碍,吉米头脑中的不合理信念是导致他交往缺失的潜在原因,交往技能的缺乏和注意缺陷障碍是导致他社会孤立的直接原因,父母也扮演了催化剂的角色。

         咨询师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在咨询中首先让父母认识到自己的某些行为对吉米是不合适的,改变自己的行为,使吉米能有一个良好的、宽松环境;然后运用合理情绪疗法最常用的技术——质疑不合理信念技术巧妙地反驳了吉米潜在的不合理信念,从认知上彻底改变他对诱发事件的不良的评价和解释。不仅如此,咨询师还注意到吉米交往技巧的缺乏,所以在治疗过程当中,利用行为塑造,采用预演的方法来强化提高吉米的社会技能。当吉米在认知和行为上有所转变时,咨询师又开始采用行为治疗来帮助吉米对付嘲弄吉米的那帮孩子,消除了吉米的后顾之忧。当这一切都趋于正常化,吉米的学习生活也就该提到治疗的议程上来了,只是在治疗吉米其他不良表现的同时,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吉米的学习技能。咨询师按部就班,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帮助一个远离群体、孤助无援的吉米重新找回了父母的赞赏和集体的温暖。

         本案例是一篇详细的、生动的合理情绪疗法力作,咨询师在治疗过程中不拘泥于某一种技术的运用,运用了合理情绪疗法的多种特色技术,结合认知行为和家庭系统的治疗,有助于读者了解合理情绪疗法的治疗过程,体会合理情绪疗法的精妙之处。但合理情绪疗法在治疗过程当中一味追求主动、明快、速效的咨询风格,不太重视咨访关系,可能会使咨询师的影响力打折扣,或者使来访者因承受不了咄咄逼人的会谈压力而中途中断咨询,这一点值得我们在以后的咨询中注意。

 

告别孤独一例社会孤立儿童认知疗法案例报告(一)

告别孤独一例社会孤立儿童认知疗法案例报告(二)

告别孤独一例社会孤立儿童认知疗法案例报告(三)


来源:http://www.hrxl.cn/zxxlx/2006/1214/content_426.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