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今天看了“心理访谈”栏目播出的《不能承受作业之痛》,
讲述了:孙女士的儿子小涛今年上小学四年级,聪明活泼,但就是不爱写作业。为此她和丈夫伤透了心,道理说遍了,打骂也无济于事,儿子仍然我行我素。经过专家的分析,原来是因为父母的教育方法过于简单粗暴,以为拳打脚踢就是最好的管教方法,结果让小涛更加抗拒,只好用不写作业的方式来发泄对父母的怒气。专家让孙女士保证,以后再也不能用打的方式教育孩子,并且对小涛多进行鼓励和赏识,不要把自己的压力都发泄在孩子身上。
看了小涛的经历,尤其是看到小涛的日记,我想到了我以前的日记,真的,除了年月日之外,接下来的内容就是一句话:“我今天过得很普通,没有什么特别的,和往常一样。没有故事发生。到此为止……”如果让我在写更多的东西,我写不出来。因此小的时候,老师让写100个字左右的文章,我总是写不满字数,而且父母老师对我的成绩也是极为不满意的。我从来没有因为作文好被老师表扬过,也正因为这样,我的语文在小的时候就成了我最头痛的科目。我记得我在小的时候曾经说过,如果要让我写一篇作文的话,那么我宁愿做100道数学作业。因为我可以在数学中找到学习的乐趣,而在语文当中,我觉得我试痛苦的。但是老师和父母有时候会很难以理解,学习难道还有要求吗?还要分析喜欢与不喜欢吗?正因为老师父母的这些不理解,强压着我去学,结果越学越糟糕,最后,我到现在,只要让我拿笔写字,我就觉得很痛苦。
孩子的学习不是施加了高压政策就可以获得理想的收益的,如果这样做的话,往往适得其反。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需要父母身体力行,要做一个榜样才行。孩子是看父母的行为的。比如说一个家庭,父母总是在打麻将,让孩子去学习,孩子学得进去吗?学不进去的,他会想,我爸爸妈妈都可以玩,怎么我不可以呢?他们上班回来可以就可以休息了,怎么我还要写作业呢?……于是,孩子开始对写作也感到厌烦,作业写不好,交到老师那里,老师会这么想?这个孩子不用功,这个孩子太懒了……然后对孩子的印象越来越不好,当家长到老师那里了解情况的时候,老师就把对孩子的评价说了出来,结果,家长回到家里,对孩子进行的“教育”,但是家长本身的言行举止并没有去改正,问题的根源并没有得到解决。家长的言行不一致,孩子会怎么想呢?孩子也会把你的这一套给模仿去了。
周正教授在问了小涛一个问题:“如果你爸爸欺负你妈妈了,你会拿钳子打你爸爸吗?”
小涛:不会
周教授:为什么?
小涛:因为他是我爸爸。
周教授:小涛,如果以后你有儿子了,他不写作业,你会用钳子打你儿子吗?
小涛:会
……
看到这里,我不由得在想,天底下最好的老师是父母。孩子去学校,他学会的是一些知识,一些技能,但是学校不会教给孩子更多做人的道理。孩子要能在社会上生存,最主要的是要先学会做人,让后才谈得到学习好。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一些例子在警示着我们。前几年发生的“马家爵事件”就是最好的例子,马家爵一个来自农村的孩子,经过刻苦念书,总算进入了重点大学学习,按理来说,他的学习成绩是很好了,但是,是什么原因导致他走上了“不归路”?
我们现在很多贫困地区,人们为了过上幸福的生活,就把自己的愿望强加在自己的子女身上,对他们寄予了厚望。因此对子女的评价也只采取一条标准——只要学习好,那就一好百好。这样的标准正确吗?可取吗?
当子女学习不好的时候,那么就是一坏百坏。认为子女给自己丢面子。于是对子女采取了一些暴力的手段,因为我们的传统中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打文化”,认为子女只有在棍棒下面才会出人才。对此我不敢加以过多的评论。我只想说明一点,如果真的有财神爷的话,那么他看了你的暴力行为之后,本来给你送财来的,都会打消这个念头。为什么?
周正教授:小桃,如果你的父母也会用电来击你,把你的脚也弄成短篇中的那样,你以后会养他们吗?
小涛:不会
……
想一想,但你认为鞭笞孩子是为了孩子的未来着想,但是,身为父母的你,有没有想过换一种方法来对待孩子。那就是用“爱”来和孩子一起成长。
记得我小的时候,我的数学特别好,因为我的父母每次我犯错的时候,他们都让我讲出我的想法,从我的想法中找出问题的所在,有的时候,父母与我之间还会就某一个问题进行讨论,从而激起了我对数学的热爱。在我上小学六年时间中,只要父母不外出,他们陪在我的身边,和我一起学习,一起做作业。也正是因为此,我才知道了什么叫做检查,该如何检查数学作业,知道自己做对了没有。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我的理科都是最优秀的。
天底下没有笨孩子,只有不懂得教育孩子的父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