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把丈夫叫“妈妈”,找回缺失的母爱

(2007-12-24 00:00:32)
标签:

我记录

财富人生

随笔/感悟

原创

母爱

亲子关系

家庭

婚姻

分类: 心灵驿站

    刚看完心里访谈播出的《妻子的反常要求》,我深深地感到母爱对于孩子以及其未来的发展影响是多么的深远。

    故事的主人公王小姐干出生没多久就被送去爷爷奶奶家,让爷爷奶奶照顾,直到十多岁才回到父母的生边,而且其父母的关系又不是很好,而且父母两个人都属于沉默寡言之人。王小姐一天天从女孩长成了少女,出阁嫁给了周先生。在他们结婚后几个月,突然有一天,王小姐叫她的丈夫为“妈妈”,从此“妈妈”一次频繁的出现与他们的生活之中,弄得两个人生活得很累,最后求助于“心理访谈”。

    周正教授在这一期节目中,带了两幅图(哈洛实验)来测试王小姐的心理上的误区。发现王小姐存在母爱缺失的误区。

    我边看边在想,我们人类与其他的动物时有区别的,很多动物当他从蛋壳里或者是从母亲体内分娩出来,都可以在短期内获得生存的能力,而我们人类则不行。比如说一个不满一岁的婴儿如果失去了大人的照顾,那么它的生存会受到威胁。因此,安全感是我们人类最基础的需要。而母亲的怀抱,则是给予孩子安全感最好的来源。图片中的小猴子都喜欢依偎在包有绒布的铁丝网“妈妈”的身上,因为那时他认为温暖的安全的港湾。而只有在感到饥饿的时候采取有奶瓶的铁“妈妈”哪里寻找吃的,吃完之后,立即返回绒布“妈妈”的身上。小猴子都需要一份安全,更何况我们人类呢?

    作为我来说,在我没有安全感的时候,我非常忐忑不安,内心非常恐惧。我想王小姐也有类似的感觉,不然她也不会叫她丈夫“妈妈”了。

    但一个孩子从小失去母爱,那么这个孩子会变得非常胆小,在社会交往之中会害怕被人拒绝予抛弃,做事情不敢主动承当,没有责任心,也会缺乏爱心的。正如栏目中,王小姐所说:无论是有“奶瓶的铁妈妈”还是“绒布妈妈”,小猴子都不会喜欢的,如果小猴子因此而死亡,那么也是正常的。

    由此可见,母爱的确实会导致一种可怕的情感反应,一种对母爱的漠视。但是在生活中,她又对母爱产生了一种渴望,要不然,她也不会叫她的丈夫“妈妈”了。

    母爱是一种伟大的爱,是一种盲目的爱,一个有爱心的母亲会在最危险的时候,牺牲自己来保全自己的孩子,类似的报道我们也经常听到。如果没有爱心的母亲,她对她的子女则么有责任,那么我想问这样的母亲,如果你不爱自己的孩子,那么你为什么要让她来这个世上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