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企业生命论 |


null

null

null
按语:《企业生命论》写于1990~1992)(作者笔名仁立墨人,博士论文(32万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年出版发行);中国社科院编辑的《中国企业理论五十年》评价《企业生命论》:“我国学者仁立墨人(笔名)深入地探讨了企业生命周期问题。1993年其博士学位论文《企业生命论》出版,把我国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研究推向高潮。总的来看,《企业生命论》集系统性和深刻性于一体,是我国关于企业生命周期研究的重要著作。”
《企业生命论》连载九十第四篇 企业发展和未来论第十五章(续六)
(四)创造适宜企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和运转条件
国家应当在五年内初步完善生产资料、消费资料、金融、技术、信息等
生产要素市场,形成股票交易市场的初步完善,这是把企业推向市场的重要
步骤。同时在宏观上国家应完善宏观调控手段。一是对市场的控制;二是完
善国家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三是加强计划性;四是及时调整和稳定产业
政策。这四种调控手段是保证企业发展正常运转的基本条件。
此外国家还应有稳定的社会条件。也就是实现经济增长同社会平衡、进
步的同步。既要保证国家计划的实现和市场竞争的平等,又要解决人民生活
的安定和提高,解决分配不公和共同富裕的问题。同时国家还应建立健全社
会保障体系。实现社会保险、社会照顾和社会救济的制度化。解决养老保险、
疾病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事故保险的正常化问题。完善保护家庭、妇女和
儿童的措施,对生活困苦人员实现社会救济。在目前较好的办法是允许这些
事业兴办免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这种社会保障的体系能保证企业甩掉大锅
饭的包袱,端掉用工制度中的铁饭碗,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并解决企业和职
工的后顾之忧。
(五)大力发展小企业和乡镇企业,实现企业组织形态的多元化
大中企业的发展与完善有利于企业集中化和国家计划化,而重视市场的
作用,就需要大力发展小企业和乡镇企业,它们是市场的主体。我国目前小
企业有40万个,乡办企业21.5万个,村办企业72万个,乡镇集体企业174万
个,城乡个体企业612万个。小企业在活跃市场经济,增加竞争程度、吸收
劳动力、发挥专业化优势,开发第三产业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而且无须国
家投资。国家应建立相应的指导机构并加紧小企业的立法工作,指导协调小
企业的发展方向,防止和遏制向能耗高、污染严重、产品低劣方向的发展。
鼓励走专业化协作,开发第三产业或高技术开发型小企业的新建。一般来说
小企业经过5—10年左右的发展就会有近1/3或1/4成长为中型企业。我国改革
开放才10余年,目前已有杭州万向节厂等15家乡镇企业成为国家一级企业,
有345家成为农业部部级先进企业,这是多么大的变化呀。如果国家在政策
上对发展小企业(包括全民、集体、个体)有很开明的指导方针,我们相信
小企业会有很大发展。我国企业大合并走外部增长型企业发展道路会提前到
来,那时也是中国经济产生第二次飞跃的时期。按目前的发展态势尚需15至
20年,也就是在2005至2010年左右。
与此同时还要实现企业组织形态的多元化。在进入现代企业发展阶段,
大中小企业所表现的企业组织形态主要是独资企业、合伙企业、股份公司和
合作社等。所以在这五年中国家应完成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立法工作。应
尽快颁布公司法,完善股票交易法规,大力提倡城乡合作社组织的发展。使
企业组织形态正常化,逐步解决以全民、集体、私营而划分的企业类型。实
现法人企业与个体企业的法制化。为企业的正常发展提供政治上、政策上和
法律上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