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企业生命论》连载六十五

(2019-03-24 08:30:32)
分类: 企业生命论
《企业生命论》连载六十五《企业生命论》连载六十五

《企业生命论》连载六十五

《企业生命论》连载六十五

第四篇 企业成长论(续十)

第十二章 企业成长途径和方式

  一般来说,企业成长理论主要研究企业的生命周期、企业成长途径和方

式、企业增长等问题。从企业本质而论,企业成长实质上反映的是物质财富

不断增加的过程,为此,我们可以说,自企业诞生以来,就有了企业成长问

题。事实说明,企业的不断持续增长是企业成长的主流方面,意味着物质财

富的增加和积累。然而,企业的成长也不能无限制,犚;些企业如果无限制地

成长也会引起一些不良后果:过度竞争、资源大量消耗造成物资、能源的短

缺、生态环境被破坏等。由此可见,企业的成长必然包含企业的增长和企业

规模等问题。企业的增长和企业规模应当成为成长理论的主要内容。从经济

理论的研究历史,我们也能看到,针对企业成长问题的研究起初都是集中在

对增长问题的研究上。为此,我们在讨论企业成长途径和方式时,应该首先

分析影响企业成长的主要因素和企业规模,进而归纳出企业成长的主要途径

和方式。在分析影响企业成长因素时,我们可以从人们分析增长因素中得到

启示。所以本章先讨论影响企业成长的主要因素和企业规模,最后讨论企业

成长途径和方式,在下一章集中讨论企业增长问题。

  一、影响企业成长的主要因素

  在西方古典经济学中我们很难找到企业成长因素专门论述,但完全可以

找到有关一些观点和方法。弗朗斯瓦·魁奈(Francois Quesnay)以《经济表》

为中心在经济思想史上最早论述了社会财富的增长因素问题(1758)。认为资

本和企业家是扩大农业生产所需的主要生产要素。他以工农业生产技术和对

市场商品的有效需求的假定为基础来建立《经济表》。在他的那个年代,他

提出了影响增长的三大因素──消费倾向、赋税和农业收益可谓抓住了要害。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论述了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他发展和修正了魁

奈的思想,认为劳动、资本、土地、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制度环境是影响经

济增长的主要变量。在他看来,劳动分工是技术进步的主要内容,劳动生产

率提高的主要动因在于劳动分工的发展。犖*此,犓{系统地考察了技术进步

(主要是劳动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李嘉图虽然继承了斯密的学说,

但他将考察中心转向分配问题,他从各种收入分配比例的变化来分析增长因

素问题,离分析劳动组织内部增长机制似乎远了些。但他却十分重视技术进

步的作用,着眼于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的变革上。如果说西方古典经济学家

的研究还未把宏观和微观经济学问题分开来的话,那么在19世纪下半叶到二

战时期的西方经济学家则致力于研究微观经济学,把生产资源配置作为研究

对象,在如何使企业利润最大化方面提出许多理论和学说,形成了完整的价

格理论,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用生产函数描述企业的技术条件,而斯密和杨格

的生产理论中心却是生产率(技术水平)与社会经济组织的关系。这些微观理

论对于企业成长理论无疑是一种重要贡献。当然,由于它的既定假设,在黑

匣子中研究企业,从而使市场与企业之间存在着一种无形的沟壑,未把企业

作为对象来加以研究也致使企业成长理论存在很大缺陷。在二战前后期,由

于经济危机的频繁出现,萨伊教条(供给能够创造其自身的需求)失灵。产生

了以凯恩斯为代表的宏观经济学。由此也产生了以哈罗德和多马为代表的现

代经济增长理论。从而把增长因素问题变成宏观经济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

研究了。而企业成长中的增长问题被一些人忽略了。在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

中主要代表人物是丹尼森(E.F.Denison)和库兹涅茨(Simin kuznets)。他们

的有关分析对我们研究企业成长还是有启发作用的。丹尼森在进行经济增长

因素分析中它把该因素分为两大类:生产要素投入量和生产要素生产率。他

把经济增长看成是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土地)投入的结果,其中土地是不

变的,其他两类是可变的。至于要素生产率,他把其看成是产量和投入量之

比,进而可以分解为资源配置的改善、规模经济和知识进展。根据丹尼森的

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增长因素按贡献大小的排列顺序是:知识进展(指技术创

新和管理、组织的改进)、完成的工作量(工作小时、劳动力构成、就业率等)、

资本存量、教育和资源配置的改进。由此,应该把知识进展看作最大的和最

基本的因素。知识进展所包含的技术、管理、组织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均有

影响。技术进步并不是唯一因素,还应包括管理技术、有关企业组织的知识

以及各种技能。库兹涅茨运用大量统计资料对经济增长因素进行了长期趋势

分析和截面分析,从而认为增长的主要因素是知识存量的增加、劳动生产率

的提高和结构方面的变化。认为知识本身不是直接生产力,必须经过中介因

素的转化过程才能变成现实生产力。这些中介因素就是指对物质资本的劳动

力和训练所需的投资;企业家的能力;知识使用者的判断力。值得一提的是

与马歇尔同时代的杨格(Yang)。杨格认为技术进步不应该是外生的,而应该

是生产率与劳动分工关系演进的结果。规模经济是这个关系的最基本的特点。

他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组织结构演进的结果,外行与内行生产效率的差别不

但是专业化的条件,而且是分工发展的一个结果。由此他认为经济增长最重

要的理论基础应该是劳动分工的演进。技术进步则是这个演进过程的表面现

象。他认为技术进步是源自劳动分工的发展,这是个经济组织的自我繁殖过

程。由于分工的自我演进会增加许多机械、设备、半成品专业化,因而使人

均资本增加,创造出高生产率的技术。在杨格之后,舒尔茨发展了他的观点,

强调劳动分工(规模报酬)与竞争的市场可以通过企业家的组织活动而相容。

施蒂格勒提出了局部性学习,以解释专业化和学习的专业化可以促进增长。

卢卡卡也沿着杨格思路提出了人力资本与专业化加速积累知识、技能作用有

关,从而把人力资本作为企业增长的内生因素来解释。另一个西方学者默文

·金的观点也是相当有见解的。他是在分析现代企业成长时提出如下看法的:

认为现存企业的成长,部分是通过从发明者那里购买新观念、部分是通过

内部扩张、部分是通过收购。

  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较精典的论述当属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理论。

在马克思看来,扩大再生产主要通过两条途径来实现:一是增加积累,采取

外延方式,即增加生产要素投入量;二是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采取内

含方式,即提高生产要素产出率。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吸取有关经济增长理论中的有用成果,并结合

企业成长实际,确定有关影响企业成长的因素。事实上,整个经济的增长是

个量经济的总和,许多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也就是直接影响企业成长的主要

因素。当然,在分析企业成长因素时,我们应该考虑到企业成长与该国的整

体经济发展水平有关,而且每个企业自身的成长因素也有主次之分。本文中

我们并不去讨论有关增长理论的偏颇。我们仅吸取对我们比较有用的思路和

观点,提出作者对企业成长因素的分析观点。

《企业生命论》连载六十五

《企业生命论》连载六十五

《企业生命论》连载六十五

《企业生命论》连载六十五

《企业生命论》连载六十五

《企业生命论》连载六十五

《企业生命论》连载六十五

《企业生命论》连载六十五

《企业生命论》连载六十五

《企业生命论》连载六十五

《企业生命论》连载六十五

《企业生命论》连载六十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