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版权贸易近几年的情况
(2009-03-01 20:12:52)
标签:
版权贸易版权产业四川人民出版社建筑设计实物财经 |
分类: 版权杂录 |
一、推进版权贸易和版权产品实物出口,是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途径
版权贸易是指著作权人将自己的作品的财产权部分或全部许可或转让给境外单位、个人使用,从而获取报酬的贸易行为。著作权人将作品加工到载体以实物的方式出口国外,称之为版权产品实物出口。版权贸易的范围包括美术、电影、图书、建筑设计、软件等。版权贸易是以经济贸易形式输出(输入)一个民族或地区的文化价值观念。
四川省的版权贸易主要集中在图书、电影、电视剧、软件等。2003年-2007年,我省版权贸易共460件,涉及图书、期刊、电影、软件等种类。《尘埃落定》等优秀作品的版权被卖到美国、韩国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一批优秀电影和电视剧的版权输出。《英雄时代》、《大唐华章》、《今注本二十四史》等一大批版权精品资源在国际版权贸易中十分看好。
目前,我省已与英国、美国、印度、日本、韩国等13个国家和地区形成长期的版权贸易伙伴关系。2006年,全省版权产品对外销售和出口收入及版权贸易,全省出口贸易47亿美元中版权产品约占1·6%。主要是计算机软件和影视、动漫游戏等产品出口要有重大突破。2006年,成都软件产业销售收入突破200亿元,软件出口额首次突破1亿美元。
图书版权贸易和实物出口是我省版权贸易的重头戏。我省重视历年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参展工作,在每届博览会上取得了较好的贸易成绩。2007年,我局会同省商务厅、省贸促会、成都海关、省技术监督局等部门,建立了版权贸易情况通报会制度,按分类指导的原则,分期分批召集出版、软件、建筑设计、工艺美术等版权产业单位,通报国际贸易版权情况。在促进版权产品出口方面,积极与省财政厅、商务厅等部门合作,从政策层面扶持我省版权贸易和版权产品出口企业。通过“中小企业开拓资金”、“西部资金”和“文化产品与软件支持资金”等政策补贴,鼓励扶持我省版权企业加大版权输出和版权产品出口。2007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四川科幻世界杂志社、成都索贝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家单位出口项目获得省财政专项补贴资金46.5万元。2008年,补贴11家单位计49.5万元。
二、2008年,图书版权贸易和实物出口取得突破性进展
2008年全省版权产业发展状况现在还没有完整的统计数字,但据省信息产业厅的初步估计,全省软件业的经济增值达到了30%。出版、演出、建筑设计等行业,在世界经济整体滑坡的情况下,仍然处于增长态势。目前,版权产业企业这种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企业,尚无倒闭出现。
2008年,图书、软件、影视、工艺美术品等版权产业产品和版权贸易取得可喜成绩。特别是图书版权贸易和实物出口快速增长。输出《穿越喜马拉雅》(四川科技出版社)、《见证长寿》(四川辞书出版社)、《中国知识地图册》(成都地图出版社)等图书,版权贸易成绩显著。在9月天津国际图书博览会上我省共签定输出合同和意向64份,涉及153种图书,其中,签定输出图书版权合同19份,成交金额近40万元,达成版权输出意向35份。输出版权图书多集中在科技、文学、儿童、教育等书籍上,如《中医导读经典丛书》(四川科技出版社)、《让女孩受益一生的经典故事》(四川民族出版社)、《中国美学史》(四川人民出版社)、《中国娃娃最喜好的故事》(天地出版社)、《古代汉语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数学奥林匹克初级读本》(四川大学出版社)等。输出的国家和地区有韩国、越南、印度、英国、意大利、新加坡、中国香港和台湾。
2008年,四川图书实物出口贸易主要有四川人民出版社、巴蜀书社和西南交大出版社,输出的图书主要有《选举的困境》、《对话的文明》,出口金额为45余元。
全年,全省版权贸易登记在册的情况是:软件版权引进11件;书刊版权引进130件,输出28件;期刊版权引进4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