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段集体备课——《大猫小猫》

(2013-11-29 10:54:27)
分类: 小段教研组活动
小段集体备课——《大猫小猫》

泰顺县育才幼儿园集音乐课活动记录(一)

时间:     1027            地点:小一班

研讨题目

大猫小猫

主备教师

 

董春燕

参加人员

 

董细娥  陈秀萍   潘莉莉   陈雪映   

 

胡云燕  毛小燕    林冬香   庄丽云 

设计意图

当孩子在音乐世界里,会暂时忘记一切,美妙的音乐,动人的旋律,感染着他们,就会使他们暂时忘了忧伤,沉浸在一个舒适快乐的氛围中。游戏是孩子童年时期最喜欢的活动。音乐游戏大猫和小猫让孩子在游戏活动中不但感受到音乐作品优美的旋律,同时,体验到了作品的有趣和游戏的快乐。

活动目标

1、感受大猫,小猫叫声的力度的差异,学习演唱歌曲。

2、初步学习用声音的强弱来表现歌曲中大猫和小猫的形象。

活动准备

1、大猫和小猫头饰若干只。

2、老师和小朋友准备表演大猫和小猫

 

第一次活动设计: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歌曲中较轻较响的两种声音。

  2、愿意跟老师一起学做猫。

  活动准备:录音伴奏带

  活动过程:

  1、欣赏歌曲

  师:宝宝们,你们看谁来了?

  (1)师表演,托儿欣赏

  说说刚才来了一只什么猫?

  另一只什么猫?

  (2)重复听赏

  说说刚才两只猫是怎么叫的?

  (大猫的声音怎么样?小猫的声音怎么样?)

  2、反复感受

  (1)跟着老师一起随着音乐学做大猫小猫。

  (2)引导幼儿大猫叫时声音大,小猫叫时声音小。

  3、模仿跟学

  师:大猫小猫们,我们一起捉老鼠去罗!

  模仿动作,边唱边跳。

 

集体备课研讨记录:

1、             环节链接不是很完整。

2、    可加深孩子对歌曲的印象分角色表演。

3、    孩子完整的学会歌曲。

泰顺县育才幼儿园集体备课活动记录(二)

时间:     1115         地点:小一班

研讨题目

 

大猫小猫

主备教师

 

董春燕

参加人员

董细娥  陈秀萍   潘莉莉   陈雪映   

 

胡云燕  毛小燕    林冬香   庄丽云

设计意图

美妙的音乐,动人的旋律,感染着他们,就会使他们暂时忘了忧伤,沉浸在一个舒适快乐的氛围中。游戏是孩子童年时期最喜欢的活动。音乐游戏大猫和小猫让孩子在游戏活动中不但感受到音乐作品优美的旋律,同时,体验到了作品的有趣和游戏的快乐。

活动

目标

1、感受大猫,小猫叫声的力度的差异,学习演唱歌曲。

2、初步学习用声音的强弱来表现歌曲中大猫和小猫的形象。

3、乐意参与活动并能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

第二

一、出示图片,引出课题

1、教师:小朋友,今天,我们班上来了两位客人呢,听,是谁先来了呀?(若幼儿没说出大猫,老师就说这是一只大猫)大猫是怎么叫的?大猫叫起来响响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大猫叫,(老师边出示大猫图片边学大猫叫的响响的)

2、教师:听,这又是谁来了呀?为什么说这是小猫?(出示小猫图片,边学小猫轻轻地叫)原来小猫叫起来声音轻轻的,我们也来学一学小猫叫,好吗?

3、引导幼儿用强弱不同的叫声表现大猫和小猫的形象。

1、教师:大猫和小猫除了会叫还会唱歌呢,听!(师范唱第一段歌词)2、教师:好听吗?歌里唱了什么啊?(引导幼儿用原歌词回答,教师可以提示)

3、教师:跟着老师一起来唱这首好听的歌曲吧。(师幼一起演唱歌曲第一段歌词。)5、教师:宝宝们,请你们说一说大猫是怎么唱歌的呀?(再唱一遍,强调大猫声音响响的)6、教师:大猫唱的歌真好听,老师还想听一遍,我们再来唱一唱吧。

四、分别扮演角色,演唱“大猫”和“小猫”。

1、教师:下面邵老师来当猫妈妈,宝宝们来当小猫。比一比谁唱的好听哦。(给予适当的鼓励)2、教师:接下来请男孩子扮演“大猫”起立,女孩子扮演“小猫”坐在位子上,跟着音乐唱一唱。

五、音乐游戏《找小猫》。

  1、教师:大猫和小猫真能干,唱的歌真好听,下面邵老师当猫妈妈和你们当猫宝宝一起玩一个好玩的游戏《找小猫》好吗?

  2、教师带领幼儿开展游戏。第一遍教师当猫妈妈,幼儿当猫宝宝。

游戏规则:大家跟着音乐一起走下座位边表演边唱歌,唱到小猫“喵喵喵喵”部分时,猫宝宝就赶紧找个地方躲起来不动,音乐结束猫妈妈来找小猫。

第二遍游戏请一位幼儿扮演猫妈妈,玩找小猫的游戏。

 

 

泰顺县育才幼儿园集体备课课后反思

时间:1115  执笔者:   董春燕      地点:小一班

研讨题目

 

大猫小猫

优点:

孩子们之所以会出现教师一出示卡片大猫时就说是小猫的原因就在于教师平时语言的引导,看见什么动物都会在它原有名称前加一前缀字,如:小猫,小鸡,小狗等,看见较大的便引导孩子叫猫妈妈,狗妈妈等。因此,作为幼儿的引导者,就应给幼儿标准的言语引导,以免误导幼儿。还有,教师在出示教具时也应考虑教具在活动中的作用,如何很好的运用。如果先出示小猫,再出示大猫可能效果就不一样了,或者将一大一小两只猫同时出示,幼儿通过直观的对比进行判断和表述效果就会不同了。

不足:

活动前,我为幼儿准备了一套教具(手偶大猫和小猫各一),精心设计了活动过程:师生问好――练声游戏(与教师进行问答歌《手指歌》)――学习新歌《大猫和小猫》――延伸活动《猫妈妈带小猫》。心想,这样我就可以组织一个较好的音乐活动了。

当我出示大猫的的手偶时,问:“小朋友,看看是谁来了?”小朋友齐声答道:“小猫。”当时我被愣住了,心想:这是小猫?那我另一只手拿的又是什么猫呢?于是,对小朋友说:“那看,这又是谁呢?”小朋友看后说:“这是小猫的宝宝。”我便对小朋友说:“小朋友请听一听它们是谁?”接着,我用儿歌朗诵的形式让幼儿了解了《大猫与小猫》的歌曲内容。

在新歌学习过程中,我不断地引导幼儿“我是一只小猫,我的声音很小,喵喵喵喵喵”要小声唱,但由于班上幼儿年龄较小,自控能力相当弱,而且几乎没有自我调控的内部感觉标准,当我说“小猫”要轻声唱时,几乎就没有声音了。

 

 

 

育才幼儿园公开课评议记录表

执教教师

董春燕

艺术

授课班级

小一

教学内容

大猫小猫

授课日期

1115

评议记录:  

1、考虑到小班孩子的学习特点。

2、  考虑到了各个环节的设计在活动中的有效发挥。

3、  考虑到了游戏的重要作用。

4、  教师只有真诚的与幼儿交往,把尊重和信任放在心中,心怀目标,注重有效,才能使幼儿真正成为集体教学活动中的受益者。

参与听课、评课教师:

董细娥  陈秀萍   潘莉莉   陈雪映   

 

胡云燕  毛小燕    林冬香   庄丽云   

组长签名: 胡云燕

 时间:  111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