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期货_(煤焦钢矿)黑色产业链数据周报_20230319
(2023-03-20 08:54:10)
(转发)期货_(煤焦钢矿)黑色产业链数据周报_20230319
增强13301066923
钢材:
本周钢材期价震荡调整,现货则相对偏强,基差走阔。在粗钢产量平控的传闻之下,5-10价差有所收缩。
钢材基本面整体变化不大,五大品种去库仍在较快的水平。螺纹周度表需350万吨,较上周小幅回落,但依然在较好的水平。基建需求依然是当前主要的亮点,本周水泥出货的同比增幅也超过9%。整体来看,需求高点依然需要验证,但韧性目前仍延续。同时,近期供应也依然在较快回升,铁水日产回升到237万吨以上,废钢到货也与去年同期水平接近。一方面,印证了工业生产在逐渐修复中。另外在长短流程仍有微利的情况下,供应仍有向上的弹性。
从1-2月经济数据看,除了基建投资维持高增长外,其他终端仍呈现弱复苏格局。虽然商品房销售降幅大幅收窄,2月以来商品房成交同比开始转正,但房地产新开工面积仍有接近10%的同比降幅,投资端预计改善有限。另外,汽车、挖机销量仍有较大的同比下降,虽然春节后重点企业挖机订单有所改善,但仍需数据验证。以目前螺纹350万吨左右表需来看,仍能匹配240万吨附近的铁水日产,而要进一步交易复产预期,则要求需求继续有超预期的表现,因此期价回调修复此前偏高估值。但需求修复的趋势目前并未被证伪,预计回调幅度有限,仍以区间震荡思路对待钢价。
铁矿石:
本周矿价偏强震荡,考虑终端需求好转连续超预期,港口持续去库,铁矿石现货表现偏强。
矿价走势偏强,但上方空间依然受限。首先,发改委持续监管喊话警惕铁矿石过度投机和价格风险。单边多头面临政策调控风险。其次,随着终端成材需求释放至高位,但周边双焦、废钢等成本端原料价格难以共振,钢价在上涨至4400-4500元全国钢材最高成本后继续推涨动能不足。3月份以来的需求超预期更多源自基建发力,考虑基建季节性不强,后期北方地区仍有少量爬坡,但需求顶峰已经愈发接近。
政策调控叠加下游钢价空间受限,制约铁矿上涨空间。但空头介入又为时尚早。从当前需求持续期拉看,未来1个月左右终端需求和钢厂铁水预计维持在238-240万吨左右相对高位。在未看到需求回落时,单边价格压力需要供应端因素改变,这点也需要时间兑现。
政策高压叠加短期基本面偏强,矿价近期操作较为困难,建议以观望为主。10月合约买螺抛矿套利可继续少量持有。
焦煤:
本周焦煤盘面受消息影响大幅下跌,基差走扩。
现货方面,本周炼焦煤价格偏弱运行,供应增加情况下,下游企业采购仍偏谨慎,以按需采购为主,大矿竞拍流拍现象不减,且成交价格多有不同程度下滑,产地煤价支撑不足,焦煤现货价格弱稳。供应方面,随着两会结束,国产矿生产陆续恢复正常,整体供应趋于宽松。进口方面,本周海关正式通知允许所有澳煤进口,因此政策上澳煤进口已无阻碍,后期进口量主要取决于进口利润。蒙煤方面,甘其毛都口岸环保检查规定,禁止监管区内露天堆放散煤,集装箱车辆需进入煤棚才能进行翻箱作业,会影响了通关效率,因此短期蒙煤通关车辆数或有影响。
短期来看焦煤基本面处于供需双增格局,加之澳煤通关会补充部分低硫煤资源,因此焦煤供应端充足,核心仍在需求方面,高铁水情况下市场普遍对未来下游需求的承接能力表示担忧,但前期下跌已经释放部分情绪,短期震荡走势为主,关注需求变化。
动力煤:
本周港口动力煤价格维持在1120元/吨,但坑口价格逐渐疲弱。煤价后期仍有进一步下探风险。
供应方面,前期安监影响逐渐褪去,整体开工率维持在高位水平。进口煤市场报价也阶段性平稳,但从价差来看,3月份以来国内港口报价上涨但进口煤价并未变化。导致当下港口煤较进口煤高100元/吨左右,港口成交疲弱。需求方面,当前煤价买盘更多由非电行业承接。随着终端需求季节性回升,下游购买量和价格承接能力小幅回升,但力度一般。我们预计3-4月份煤价维持弱势运行,5月份后看电厂迎峰度夏的采购心态。从当前日耗来看,3月中旬以来,前期持续的高日耗出现增速下滑的迹象。本周25省份电力日耗同比增速仅1-2%。考虑去年3月份因疫情原因基数较低,3-4月份日耗同比对市场采购信心非常重要。
港口煤价较进口煤再度出现进口盈利,预计当前港口煤价仍有100元/吨左右下行空间,3-4月份煤价预计震荡中心回落至1000元/吨附近。
焦炭:
本周焦炭盘面跟随下行,现货持稳。
现货方面,虽然盘面变化比较激烈,但焦炭现货价格持续稳定,第一轮提涨始终未落地。但近期随着盘面下行,市场情绪走弱,港口焦炭报价不断调低,贸易商出货意愿较强。供应方面,近期随着焦煤价格的下行,焦化利润有所恢复,焦化厂提产开工率上升,供应增加。需求方面,铁水高位钢厂按需补库为主。
短期来看,随着焦化厂开工率上升,焦炭供应稍显宽松,加之焦煤价格下跌成本支撑下移,焦炭现货价格提涨较难。盘面已先行下跌,等待后续需求端变化。
铁合金:
本周铁合金盘面跟随黑色系大幅下跌。
硅锰方面,本周锰矿市场偏弱运行,下游采购情绪不佳,整体成交价格较周初下调0.5元/吨度。供应方面,南方广西部分停产,但内蒙硅锰厂家开工相对平稳,有厂家复产,因此整体相对平稳。本周全国121家独立硅锰企业开工率65.98%,较上周增0.61%;日均产量31800吨,增220吨。
硅铁方面,随着盘面下行,硅铁现货稳中有跌,成交表现冷清,下游用户谨慎下单,市场多观望为主。供应方面,部分厂家仍在停产检修中,厂家减产增加,硅铁日产量继续小幅下滑,全国136家独立硅铁企业开工率全国41.34%,较上期降0.12%;日均产量15705吨,较上期降10吨。宁夏区域厂家受市场影响,部分企业开始主动减产。下游方面,金属镁价格维持稳定运行,镁锭库存较高,成交冷清。
后期来看,双硅供应端压力仍然较大,下游钢厂采购情况一般,市场承压,短期或维持弱势震荡格局。
集装箱运价:
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走势后,本周整体市场出现企稳迹象。不同航线因供需基本面不同,市场运价互有涨跌,综合指数小幅上涨。本周SCFI综合指数收于909.72点,环比下跌0.3%。
欧美市场呈现分化。欧线方面,班轮公司继续控制停航比例,加上国内生产逐步恢复,部分航次舱位供应紧张,对运价形成支撑。但宏观层面来看,欧洲经济前景难言乐观,因通胀居高不下,欧央行宣布加息50个基点。虽然以星撤出美线快线运力,快船舱位相对紧缺,但美线总体舱位利用率仍然偏低。美国消费维持韧性,但可持续性有限,加上通胀持续影响,阶段性补库的开启需继续等待。国内方面,春节以来,制造业出口订单环比改善,但同比仍然偏差,且由于产业转移的影响,恢复节奏慢于东南亚地区。
班轮运力收紧初见成效,局部航次供需收紧带来运价的阶段性企稳。预计随着运输需求逐步改善,运价还存在进一步的修复空间。关注后续班轮船期和欧美航线装载情况。
本周钢材期价震荡调整,现货则相对偏强,基差走阔。在粗钢产量平控的传闻之下,5-10价差有所收缩。
钢材基本面整体变化不大,五大品种去库仍在较快的水平。螺纹周度表需350万吨,较上周小幅回落,但依然在较好的水平。基建需求依然是当前主要的亮点,本周水泥出货的同比增幅也超过9%。整体来看,需求高点依然需要验证,但韧性目前仍延续。同时,近期供应也依然在较快回升,铁水日产回升到237万吨以上,废钢到货也与去年同期水平接近。一方面,印证了工业生产在逐渐修复中。另外在长短流程仍有微利的情况下,供应仍有向上的弹性。
从1-2月经济数据看,除了基建投资维持高增长外,其他终端仍呈现弱复苏格局。虽然商品房销售降幅大幅收窄,2月以来商品房成交同比开始转正,但房地产新开工面积仍有接近10%的同比降幅,投资端预计改善有限。另外,汽车、挖机销量仍有较大的同比下降,虽然春节后重点企业挖机订单有所改善,但仍需数据验证。以目前螺纹350万吨左右表需来看,仍能匹配240万吨附近的铁水日产,而要进一步交易复产预期,则要求需求继续有超预期的表现,因此期价回调修复此前偏高估值。但需求修复的趋势目前并未被证伪,预计回调幅度有限,仍以区间震荡思路对待钢价。
铁矿石:
本周矿价偏强震荡,考虑终端需求好转连续超预期,港口持续去库,铁矿石现货表现偏强。
矿价走势偏强,但上方空间依然受限。首先,发改委持续监管喊话警惕铁矿石过度投机和价格风险。单边多头面临政策调控风险。其次,随着终端成材需求释放至高位,但周边双焦、废钢等成本端原料价格难以共振,钢价在上涨至4400-4500元全国钢材最高成本后继续推涨动能不足。3月份以来的需求超预期更多源自基建发力,考虑基建季节性不强,后期北方地区仍有少量爬坡,但需求顶峰已经愈发接近。
政策调控叠加下游钢价空间受限,制约铁矿上涨空间。但空头介入又为时尚早。从当前需求持续期拉看,未来1个月左右终端需求和钢厂铁水预计维持在238-240万吨左右相对高位。在未看到需求回落时,单边价格压力需要供应端因素改变,这点也需要时间兑现。
政策高压叠加短期基本面偏强,矿价近期操作较为困难,建议以观望为主。10月合约买螺抛矿套利可继续少量持有。
焦煤:
本周焦煤盘面受消息影响大幅下跌,基差走扩。
现货方面,本周炼焦煤价格偏弱运行,供应增加情况下,下游企业采购仍偏谨慎,以按需采购为主,大矿竞拍流拍现象不减,且成交价格多有不同程度下滑,产地煤价支撑不足,焦煤现货价格弱稳。供应方面,随着两会结束,国产矿生产陆续恢复正常,整体供应趋于宽松。进口方面,本周海关正式通知允许所有澳煤进口,因此政策上澳煤进口已无阻碍,后期进口量主要取决于进口利润。蒙煤方面,甘其毛都口岸环保检查规定,禁止监管区内露天堆放散煤,集装箱车辆需进入煤棚才能进行翻箱作业,会影响了通关效率,因此短期蒙煤通关车辆数或有影响。
短期来看焦煤基本面处于供需双增格局,加之澳煤通关会补充部分低硫煤资源,因此焦煤供应端充足,核心仍在需求方面,高铁水情况下市场普遍对未来下游需求的承接能力表示担忧,但前期下跌已经释放部分情绪,短期震荡走势为主,关注需求变化。
动力煤:
本周港口动力煤价格维持在1120元/吨,但坑口价格逐渐疲弱。煤价后期仍有进一步下探风险。
供应方面,前期安监影响逐渐褪去,整体开工率维持在高位水平。进口煤市场报价也阶段性平稳,但从价差来看,3月份以来国内港口报价上涨但进口煤价并未变化。导致当下港口煤较进口煤高100元/吨左右,港口成交疲弱。需求方面,当前煤价买盘更多由非电行业承接。随着终端需求季节性回升,下游购买量和价格承接能力小幅回升,但力度一般。我们预计3-4月份煤价维持弱势运行,5月份后看电厂迎峰度夏的采购心态。从当前日耗来看,3月中旬以来,前期持续的高日耗出现增速下滑的迹象。本周25省份电力日耗同比增速仅1-2%。考虑去年3月份因疫情原因基数较低,3-4月份日耗同比对市场采购信心非常重要。
港口煤价较进口煤再度出现进口盈利,预计当前港口煤价仍有100元/吨左右下行空间,3-4月份煤价预计震荡中心回落至1000元/吨附近。
焦炭:
本周焦炭盘面跟随下行,现货持稳。
现货方面,虽然盘面变化比较激烈,但焦炭现货价格持续稳定,第一轮提涨始终未落地。但近期随着盘面下行,市场情绪走弱,港口焦炭报价不断调低,贸易商出货意愿较强。供应方面,近期随着焦煤价格的下行,焦化利润有所恢复,焦化厂提产开工率上升,供应增加。需求方面,铁水高位钢厂按需补库为主。
短期来看,随着焦化厂开工率上升,焦炭供应稍显宽松,加之焦煤价格下跌成本支撑下移,焦炭现货价格提涨较难。盘面已先行下跌,等待后续需求端变化。
铁合金:
本周铁合金盘面跟随黑色系大幅下跌。
硅锰方面,本周锰矿市场偏弱运行,下游采购情绪不佳,整体成交价格较周初下调0.5元/吨度。供应方面,南方广西部分停产,但内蒙硅锰厂家开工相对平稳,有厂家复产,因此整体相对平稳。本周全国121家独立硅锰企业开工率65.98%,较上周增0.61%;日均产量31800吨,增220吨。
硅铁方面,随着盘面下行,硅铁现货稳中有跌,成交表现冷清,下游用户谨慎下单,市场多观望为主。供应方面,部分厂家仍在停产检修中,厂家减产增加,硅铁日产量继续小幅下滑,全国136家独立硅铁企业开工率全国41.34%,较上期降0.12%;日均产量15705吨,较上期降10吨。宁夏区域厂家受市场影响,部分企业开始主动减产。下游方面,金属镁价格维持稳定运行,镁锭库存较高,成交冷清。
后期来看,双硅供应端压力仍然较大,下游钢厂采购情况一般,市场承压,短期或维持弱势震荡格局。
集装箱运价:
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走势后,本周整体市场出现企稳迹象。不同航线因供需基本面不同,市场运价互有涨跌,综合指数小幅上涨。本周SCFI综合指数收于909.72点,环比下跌0.3%。
欧美市场呈现分化。欧线方面,班轮公司继续控制停航比例,加上国内生产逐步恢复,部分航次舱位供应紧张,对运价形成支撑。但宏观层面来看,欧洲经济前景难言乐观,因通胀居高不下,欧央行宣布加息50个基点。虽然以星撤出美线快线运力,快船舱位相对紧缺,但美线总体舱位利用率仍然偏低。美国消费维持韧性,但可持续性有限,加上通胀持续影响,阶段性补库的开启需继续等待。国内方面,春节以来,制造业出口订单环比改善,但同比仍然偏差,且由于产业转移的影响,恢复节奏慢于东南亚地区。
班轮运力收紧初见成效,局部航次供需收紧带来运价的阶段性企稳。预计随着运输需求逐步改善,运价还存在进一步的修复空间。关注后续班轮船期和欧美航线装载情况。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