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东证期货_(煤焦钢矿)黑色产业链数据周报_20230212
(2023-02-13 08:25:26)
(转发)东证期货_(煤焦钢矿)黑色产业链数据周报_20230212
增强13301066923
钢材:
本周钢价震荡运行,现货相对偏强,基差略有走弱,卷螺价差有所扩张。
钢材累库的速度放缓,不过建材的库存增幅依然较大,而卷板的累库明显放缓。由于下游加工环节利润扩张,原料补库意愿相对较强,加上钢厂出口接单较好,对热卷需求形成支撑。此外,土耳其地震后,当地钢厂生产和发运受到影响,虽然出口量相对有限,但国内钢厂出口接单较好的情况还能够持续。当前现货基本面依然矛盾并不明显。近期钢厂利润再度收缩,高炉仍在缓慢复产。本周铁水日产小幅增加到接近229万吨,从基本面看,铁水复产到230-235万吨相对合理,但也难以给出再进一步复产的预期空间。
目前市场依然在关注旺季终端需求的强度,从地产成交高频数据看,房地产销售依然相对疲弱,地产用钢需求难有明显提升。虽然基建发力,加上制造业加工环节补库需求较强,终端的承接能力依然有待检验,对春季需求的强度不宜预期过高。整体来看,盘面不应打入生产利润,因此上方空间依然受到压制。同时,在政策预期的带动下,4000以下的买盘力量也相对较强。预计钢价近期仍呈震荡格局,关注春季需求的兑现。
铁矿石:
本周铁矿石维持震荡市,1月天量社融数据并未引起情绪端多大改善,短期市场支撑更多需要实际的需求启动。
短期基本面预计维持胶着,等待3月份时机需求开牌。从铁水端来看,随着钢厂铁水缓慢修复至228万吨/天,对应螺纹表观需求增速约-4%。短期需求启动表现均不太佳,水泥出货数据本周同比农历下滑6%。且从贸易商反馈来看,建筑工地普遍呈现人员返工慢和资金紧张的问题。整体库存集中在钢厂端,若需求迟迟未见起色,钢厂端可能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但整体产业尚未突出到需要负反馈,且宏观层面间断性利多扰动。趋势性下跌短期依然不具备。
铁矿自身基本面变化不大,钢材去库不明显导致港口现货采购也未明显起量。港口库存继续小幅堆积。本周必和必拓因人员事故暂停24小时生产,但整体影响不大。短期维持震荡市,建议继续正套参与。
焦煤:
本周焦煤震荡走势,至周末小幅下滑。
现货方面,部分煤种价格小幅走弱,近期线上竞拍流拍现象增多,下游焦化企业消耗库存为主,按需补库,仍未开启节后集中性补库,部分煤矿因其前期价格偏高出货不畅,为消耗库存报价继续调整。但整体焦煤补库预期仍在,因此市场价格反应部分市场预期。进口方面,甘其毛都口岸通关车辆维持高位,日通关约1000车左右,2月策克日均通关在253车,同时蒙煤发山西流向明显增多,贸易商情绪较为活跃。蒙方开始竞拍,甘其毛都口岸炼焦煤进行线上竞拍,蒙5#原煤起拍价178.6美元/吨,竞拍煤量全部成交。
后期来看,焦煤的国产供应逐渐恢复,国产供应增加,但下游补库一般,因此现货价格下行压力仍在。但市场补库预期支撑,下跌空间有限。同时进口逐渐增加中,因此焦煤供应增量情况下,市场仍然关注需求端情况。同时目前下游需求暂仍未明显增加,同时铁水产量增加后下游承接力有限,短期震荡走势为主。中长期来看,后期将迎来金三银四行情,因此整体下跌幅度不大,关注需求启动情况。
动力煤:
节后动力煤市场急速恶化,港口5500K本周累计再跌100元至1000元/吨。内外煤同步下挫,进口煤与港口现货价差基本抹平。
此前我们报告反腐提示,节前日耗持续低迷,供应端保持宽松,持续1个多月的供需压力集中的北方港口库存。港口库存浮亏较大,伴随贸易商主动甩货,短期煤价将迎来现货崩盘风险。海外能源低迷态势加剧了国内跌幅,春节后高卡煤市场继续重挫,内外煤炭市场共振性下挫。
且短期来看,供需端能够托底稳住的驱动尚不明显。需求角度,随着取暖季过去整体电厂煤炭采购热情不高。后续需求非常依赖非电行业的启动。但从我们跟踪的情况来看,整体工业品今年需求恢复较为缓慢。水泥出货数据本周同比农历下滑6%。化工品订单有分化,但成品高库存尚未完全消化。电力需求撤退叠加非电需求恢复偏慢,短期煤价支撑难见。
后期煤价预计快速触及前期预判的800-900元/吨区间。
焦炭:
本周焦炭震荡走势为主。
现货方面,本周焦炭现货价格暂稳,港口焦炭现货平稳运行。港口交投氛围冷清,市场成交表现低迷。随着主产地煤矿集中性复产,供应增加焦煤累库,部分煤矿选择性降价去库,焦煤价格开始出现补跌现象。因此焦煤价格下跌后焦化利润恢复,焦化利润小幅增加,支撑部分焦企开工企稳回升。需求方面,铁水产量仍有进一步上涨空间,但由于钢价近期处于震荡下行阶段而导致钢厂利润收缩,因此焦炭价格仍然承压。同时虽然铁水上升,但下游承接一般。
后期来看,焦炭现货价格或持稳震荡,等待短期补库行情。焦化厂利润恢复提产,同时铁水上行,供需双增。短期矛盾仍在下游,盘面来看,下游终端需求尚未启动,钢厂利润未恢复,因此短期仍跟随黑色系震荡走势。
铁合金:
本周铁合金震荡走弱。
硅锰方面,本周硅锰现货价格弱势震荡,周中随着钢招定价,现货市场活跃度提升。锰矿方面,由于下游需求弱势,补库情况一般,矿商挺价心态回落,锰矿价格有所下调。天津港主流报价半碳酸36.5元/吨度上下,澳矿48.5-49元/吨度左右,加蓬45.5-46元/吨度。供应方面,随着节后复产工厂开工率上升,其中贵州产区年后复产较明显,全国独立硅锰企业开工率63.77%,较上周增2.51%。需求方面,本周钢招逐渐进行,河钢集团首轮询盘价格7600元/吨,华东部分钢厂定价围绕7650元/吨,环比略降。
硅铁方面,本周硅铁现货价格下跌,环比下调100元/吨。成本端兰炭价格价格下调,但随着电价小幅上调,利润仍有收缩。供应方面,工厂逐渐复产中,开工率上升。需求方面,钢招河钢2月硅铁招标询盘8400元/吨,较上月下降350元/吨(1月定价8750元/吨),数量1466吨,较1月减少633吨。
后期来看,虽然铁水复产,但成材下游需求较弱,下游承接力有限,因此价格难以传导。需求尚未明显恢复,因此市场情绪较弱,随着钢材价格下行,短期或持续震荡走弱。
集装箱运价:
本周运输需求恢复缓慢,供需平衡情况不理想,多数远洋航线市场运价继续下行,综合指数延续下跌走势。SCFI综合指数跌破1000点,至995.16,环比下跌1.2%。
美国2月4日当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19.6万人,环比上升1.3万人,为近六周来首次上升,显示美国就业市场进一步出现放缓。海外经济前景并不乐观,外需表现疲软。虽然春节已过,但国内制造业复工缓慢,集装箱需求偏弱。
供应方面,节后班轮运力持续紧缩,但对运价走势的影响甚微。市场有传闻下半月开始,班轮将加快运力收缩,以提升运价。但预计实际执行难度较大。一方面,需求已经回落到2019年水平,但供应与2019年相比仍然过剩,如美西航线运力相比于2019年多出13%,也就意味着班轮企业需要闲置的运力规模非常大,保价相比保量的策略而言,并不一定是更优解。此外,MSC和马士基联盟宣告结束,也意味着班轮市场定价市场更为复杂,并不排除二者之间出现价格战的可能。因此,供应偏松的局面短期仍然无解,而后续随着新船运力陆续投放,供应现状或雪上加霜。
需求恢复缓慢,供应收缩但仍然偏松,运价短期维持偏弱震荡。关注后续运力调节动向。
本周钢价震荡运行,现货相对偏强,基差略有走弱,卷螺价差有所扩张。
钢材累库的速度放缓,不过建材的库存增幅依然较大,而卷板的累库明显放缓。由于下游加工环节利润扩张,原料补库意愿相对较强,加上钢厂出口接单较好,对热卷需求形成支撑。此外,土耳其地震后,当地钢厂生产和发运受到影响,虽然出口量相对有限,但国内钢厂出口接单较好的情况还能够持续。当前现货基本面依然矛盾并不明显。近期钢厂利润再度收缩,高炉仍在缓慢复产。本周铁水日产小幅增加到接近229万吨,从基本面看,铁水复产到230-235万吨相对合理,但也难以给出再进一步复产的预期空间。
目前市场依然在关注旺季终端需求的强度,从地产成交高频数据看,房地产销售依然相对疲弱,地产用钢需求难有明显提升。虽然基建发力,加上制造业加工环节补库需求较强,终端的承接能力依然有待检验,对春季需求的强度不宜预期过高。整体来看,盘面不应打入生产利润,因此上方空间依然受到压制。同时,在政策预期的带动下,4000以下的买盘力量也相对较强。预计钢价近期仍呈震荡格局,关注春季需求的兑现。
铁矿石:
本周铁矿石维持震荡市,1月天量社融数据并未引起情绪端多大改善,短期市场支撑更多需要实际的需求启动。
短期基本面预计维持胶着,等待3月份时机需求开牌。从铁水端来看,随着钢厂铁水缓慢修复至228万吨/天,对应螺纹表观需求增速约-4%。短期需求启动表现均不太佳,水泥出货数据本周同比农历下滑6%。且从贸易商反馈来看,建筑工地普遍呈现人员返工慢和资金紧张的问题。整体库存集中在钢厂端,若需求迟迟未见起色,钢厂端可能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但整体产业尚未突出到需要负反馈,且宏观层面间断性利多扰动。趋势性下跌短期依然不具备。
铁矿自身基本面变化不大,钢材去库不明显导致港口现货采购也未明显起量。港口库存继续小幅堆积。本周必和必拓因人员事故暂停24小时生产,但整体影响不大。短期维持震荡市,建议继续正套参与。
焦煤:
本周焦煤震荡走势,至周末小幅下滑。
现货方面,部分煤种价格小幅走弱,近期线上竞拍流拍现象增多,下游焦化企业消耗库存为主,按需补库,仍未开启节后集中性补库,部分煤矿因其前期价格偏高出货不畅,为消耗库存报价继续调整。但整体焦煤补库预期仍在,因此市场价格反应部分市场预期。进口方面,甘其毛都口岸通关车辆维持高位,日通关约1000车左右,2月策克日均通关在253车,同时蒙煤发山西流向明显增多,贸易商情绪较为活跃。蒙方开始竞拍,甘其毛都口岸炼焦煤进行线上竞拍,蒙5#原煤起拍价178.6美元/吨,竞拍煤量全部成交。
后期来看,焦煤的国产供应逐渐恢复,国产供应增加,但下游补库一般,因此现货价格下行压力仍在。但市场补库预期支撑,下跌空间有限。同时进口逐渐增加中,因此焦煤供应增量情况下,市场仍然关注需求端情况。同时目前下游需求暂仍未明显增加,同时铁水产量增加后下游承接力有限,短期震荡走势为主。中长期来看,后期将迎来金三银四行情,因此整体下跌幅度不大,关注需求启动情况。
动力煤:
节后动力煤市场急速恶化,港口5500K本周累计再跌100元至1000元/吨。内外煤同步下挫,进口煤与港口现货价差基本抹平。
此前我们报告反腐提示,节前日耗持续低迷,供应端保持宽松,持续1个多月的供需压力集中的北方港口库存。港口库存浮亏较大,伴随贸易商主动甩货,短期煤价将迎来现货崩盘风险。海外能源低迷态势加剧了国内跌幅,春节后高卡煤市场继续重挫,内外煤炭市场共振性下挫。
且短期来看,供需端能够托底稳住的驱动尚不明显。需求角度,随着取暖季过去整体电厂煤炭采购热情不高。后续需求非常依赖非电行业的启动。但从我们跟踪的情况来看,整体工业品今年需求恢复较为缓慢。水泥出货数据本周同比农历下滑6%。化工品订单有分化,但成品高库存尚未完全消化。电力需求撤退叠加非电需求恢复偏慢,短期煤价支撑难见。
后期煤价预计快速触及前期预判的800-900元/吨区间。
焦炭:
本周焦炭震荡走势为主。
现货方面,本周焦炭现货价格暂稳,港口焦炭现货平稳运行。港口交投氛围冷清,市场成交表现低迷。随着主产地煤矿集中性复产,供应增加焦煤累库,部分煤矿选择性降价去库,焦煤价格开始出现补跌现象。因此焦煤价格下跌后焦化利润恢复,焦化利润小幅增加,支撑部分焦企开工企稳回升。需求方面,铁水产量仍有进一步上涨空间,但由于钢价近期处于震荡下行阶段而导致钢厂利润收缩,因此焦炭价格仍然承压。同时虽然铁水上升,但下游承接一般。
后期来看,焦炭现货价格或持稳震荡,等待短期补库行情。焦化厂利润恢复提产,同时铁水上行,供需双增。短期矛盾仍在下游,盘面来看,下游终端需求尚未启动,钢厂利润未恢复,因此短期仍跟随黑色系震荡走势。
铁合金:
本周铁合金震荡走弱。
硅锰方面,本周硅锰现货价格弱势震荡,周中随着钢招定价,现货市场活跃度提升。锰矿方面,由于下游需求弱势,补库情况一般,矿商挺价心态回落,锰矿价格有所下调。天津港主流报价半碳酸36.5元/吨度上下,澳矿48.5-49元/吨度左右,加蓬45.5-46元/吨度。供应方面,随着节后复产工厂开工率上升,其中贵州产区年后复产较明显,全国独立硅锰企业开工率63.77%,较上周增2.51%。需求方面,本周钢招逐渐进行,河钢集团首轮询盘价格7600元/吨,华东部分钢厂定价围绕7650元/吨,环比略降。
硅铁方面,本周硅铁现货价格下跌,环比下调100元/吨。成本端兰炭价格价格下调,但随着电价小幅上调,利润仍有收缩。供应方面,工厂逐渐复产中,开工率上升。需求方面,钢招河钢2月硅铁招标询盘8400元/吨,较上月下降350元/吨(1月定价8750元/吨),数量1466吨,较1月减少633吨。
后期来看,虽然铁水复产,但成材下游需求较弱,下游承接力有限,因此价格难以传导。需求尚未明显恢复,因此市场情绪较弱,随着钢材价格下行,短期或持续震荡走弱。
集装箱运价:
本周运输需求恢复缓慢,供需平衡情况不理想,多数远洋航线市场运价继续下行,综合指数延续下跌走势。SCFI综合指数跌破1000点,至995.16,环比下跌1.2%。
美国2月4日当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19.6万人,环比上升1.3万人,为近六周来首次上升,显示美国就业市场进一步出现放缓。海外经济前景并不乐观,外需表现疲软。虽然春节已过,但国内制造业复工缓慢,集装箱需求偏弱。
供应方面,节后班轮运力持续紧缩,但对运价走势的影响甚微。市场有传闻下半月开始,班轮将加快运力收缩,以提升运价。但预计实际执行难度较大。一方面,需求已经回落到2019年水平,但供应与2019年相比仍然过剩,如美西航线运力相比于2019年多出13%,也就意味着班轮企业需要闲置的运力规模非常大,保价相比保量的策略而言,并不一定是更优解。此外,MSC和马士基联盟宣告结束,也意味着班轮市场定价市场更为复杂,并不排除二者之间出现价格战的可能。因此,供应偏松的局面短期仍然无解,而后续随着新船运力陆续投放,供应现状或雪上加霜。
需求恢复缓慢,供应收缩但仍然偏松,运价短期维持偏弱震荡。关注后续运力调节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