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东证期货_黑色产业链数据周报(煤焦钢矿)_20221113
(2022-11-14 08:59:13)
(转发)东证期货_黑色产业链数据周报(煤焦钢矿)_20221113
增强13301066923
钢材:
本周钢价继续有所反弹,市场情绪回暖带动周五价格大幅反弹。螺纹1-5价差继续走缩,盘面利润小幅收缩。
成材基本面依然还在相对健康的水平,本周五大品种延续去库的格局,除了卷板钢厂库存略有累积外,其他品种库存表现还比较正常。螺纹表观消费量在322万吨左右,较上周环比下降,需求开始出现季节性的下滑,但需求水平依然好于去年同期。进入十一月后,华东、华南地区气温依然偏高,有利于下游终端继续赶工。本周混凝土产能利用率也有小幅增加。供应方面,本周铁水日产回落到226万吨,加速朝向220万吨左右冬季均衡的供应水平变化。同时,随着废钢价格反弹,电炉开工率并未进一步上行。整体来看,市场对于冬季大幅累库的担忧有所下降。
周五带动市场情绪回暖的根本因素在于疫情管控措施的放松。基于新版方案,隔离管控时间有所缩短,风险区范围缩小。市场对于明年疫情防控进一步放松以及需求回升的预期升温,情绪相对乐观。我们认为后续疫情管控的放松大概率会逐步推进,但对实际需求的影响仍有待观察。尤其是在“动态清零”的总方针没有动摇的情况下,当前对于精准防疫的压力在进一步提升。另外,从目前到明年上半年,依然可能是疫情相对高发的阶段,因此市场情绪也不宜过度乐观。钢价短期虽存在反弹的驱动,但预计需求趋势性的改善有限,关注长流程成本端的压力。
铁矿石:
市场情绪回升叠加近月巨大持仓,矿价连续2周强势反弹。普氏指数反弹近90美金,01合约周度累计上涨7%至708元,05合约周度累计上涨近10%至690元,近月期现基本平水。
近期反弹更多源自整体宏观节奏变化,基本面并未有太多预期差。静态来看,上周Mysteel周度螺纹表需维持在320万吨/周上方,铁水快速下滑至226万吨,冬季成材累库风险随着钢厂提前减产有所下降。但真正的淡季压力在11月下旬逐步兑现,终端刚需承接能力减弱,钢厂减产降风险尚未完全释放。
伴随盘面反弹,期现正套盘逐步入场,锁住部分流通货源,实际刚需成交随着淡季即将来临跟涨乏力。宏观情绪层面,防疫政策等长期逻辑在上周确立拐点。但政策转变对短期尤其是商品实际需求的传导存在巨大方向和时间上的不确定,情绪端波动暂难得到基本面配合。
操作上,短期盘面反弹更多源自情绪端和持仓博弈扰动,基本面随着淡季来临仍然面临滑坡风险。期现难以共振,且情绪端是否趋势性回暖尚不明朗,不建议参与此轮反弹。建议继续关注期现正套规模和现货淡季压力,等待空单再次入场。
焦煤:
本周盘面震荡走势为主,基差收窄。
焦煤本周现货价格逐渐止跌企稳,周初现货补跌,部分配焦煤种价格继续下行,至周末市场情绪稍有提振,中间商采购积极性有所增加,近日部分超跌煤种出货转好,成交价格出现小幅回升。供应方面,继上周煤矿恢复后本周开工维持,但煤矿事故影响下,煤矿生产谨慎,安全检查仍影响供应。蒙煤方面, 通关在700车左右,目前天气较暖,暂未影响到蒙煤运输。周初短盘运费不断下跌,蒙五原煤成本相继下降,贸易商报价也随之下调,至周末短盘运费回升至330-340元/吨。库存方面,下游焦化厂小幅补库库存上升,煤矿库存有所下降,总库存仍在低位。
目前盘面走势和基本面相关性较小,主要是受宏观等因素影响,在周五国家卫健委发布部分疫情政策修改后,盘面大幅走高,因此近期市场情绪对黑色系原料影响较大。在盘面大幅拉高后,部分套保参与者入场。短期来看,宏观修复情绪或继续影响市场。中长期来看,铁水仍有下降空间,疫情政策放松后对于原料的实际拉动仍要考量,且目前价格对于冬储略偏高,因此关注市场情绪变化。
动力煤:
11月以来,伴随大秦线发运恢复,政策调控信号加强,港口动力煤价格震荡回落至1500元/吨。考虑近期气温偏高,日耗维持5%以内小幅增长,电厂补库动作推迟,煤价预计继续震荡走弱。
供应方面,随着西部地区疫情改善和保供运力协同,整体发运量11月份以来温和回升。上周,内蒙古能源局发布增产保供方案,预计在2022年11月20日至2023年3月31日,核增产能5150万吨,扩产产能1910万吨,预计将带来10-14万吨日产增量。短期这一增量尚未在产量数据上兑现,后期实际增量预计仍需要运力配合。
需求方面,11月份以来,全国平均气温较高,处于近5年最高值。海外能源市场同样如此,电力需求启动缓慢下,整体煤炭价继续下探。印尼高低卡煤市场共振性下滑。日耗回升推迟延后了电厂补库动作,但考虑冬季前煤炭供应损失,后期仍然需要警惕日耗启动后电厂实际库存消耗和采购动作。预计此轮冬季煤价整体仍然偏震荡,趋势性下行暂难看到。
焦炭:
焦炭盘面跟随黑色系走势,1-5价差走扩。
焦炭现货价格呈现下行走势,本周三轮提降落地后,焦化厂抵触情绪较大,焦炭下行压力缓解,第四轮提降或有博弈。供应方面,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同时下游钢厂拿货意愿不强,导致焦化厂库存累积开工率下降,厂内继续累库。需求方面,本周铁水降至226万吨/天,短期继续大幅下降空间不大,同时利润恢复后钢厂生产趋于稳定,部分钢厂有补库意愿。
短期来看,焦炭现货三轮提降后继续下行压力暂缓,盘面跟随宏观情绪恢复等暂稳运行。但后期焦炭走势仍取决于下游需求情况,关注钢厂开工。
铁合金:
本周双硅期货震荡走势为主。
硅锰现货方面,河钢钢招硅锰首轮7350元/吨,同比下跌,其他钢厂也陆续进场,南方也有钢厂硅锰落定7400元/吨。钢招定价后市场情绪有所好转,现货价格小幅上涨,但成交依然较少。供应方面,由于疫情和利润方面影响,本周全国来看开工率小幅下滑,其中内蒙地区检修完成恢复生产,开工上升。
硅铁方面,河钢11月钢招定价8650元/吨, 75硅铁价格基本稳定,但市场情绪偏弱,观望氛围浓。供应方面,由于主产区疫情问题,部分地区封控管理,运输不畅,个别硅铁炉子停产,供应下降。
整体来看,11月钢招基本稳定,但在钢厂利润持续偏低,未来需求看弱情况下,钢厂采购有所下降。短期来看,需求尚可加之宏观环境影响价格坚挺。中长期来看,今年钢厂利润较低,减产情绪浓厚采购减少,需求下滑后期持续看弱。
集装箱运价:
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表现疲软,运输需求增长乏力,多数远洋航线市场运价继续调整走势,综合指数走低。本周SCFI综合指数为1443.29点,环比下跌8.6%。
高通胀压力下,四季度欧美将继续加息。从现实角度而言,四季度集装箱需求还将持续下滑,需求淡季不淡。目前欧美消费疲软、库存压力较大,即便年末旺季也很难看到需求端的明显改善,集装箱需求端继续承压。
供应方面,集装箱运力收紧力度有所加大,特别是跨太平航线空班航次显著增加,过去两周亚洲-北美西海岸额外增加了 34 次空白航行,亚洲-北美东海岸增加了 16 次,亚欧航线运力收紧相对有限,亚洲-北欧只增加了 6 个,而亚洲-地中海只有4个。此外,虽然美国中期选举已经结束,但本周铁路劳资纠纷出现转机。此前拒绝初步协议的两大工会BMWED和BRS近日将冷近期从11月19日推迟至12月4日,虽然罢工风险出现阶段性回落,但不排除冷静期到期后风险集中释放的可能性。目前尚有两大重要工会——BLET和SMART-TD预计11月21日才会进行投票,一旦投票不通过,四大工会将会在12月9日举行联合罢工,届时将对市场造成较大冲击。但罢工即便发生只会对港口形成阶段性干扰,市场当前处于需求主导下的疲弱行情,供需宽松的格局已成定局,拥堵持续改善的趋势难以逆转。
近期运价已经跌至成本线附近,但目前市场处于淡季,运价修复还需等待。关注近期班轮公司动向,以及供应端的边际变化。
本周钢价继续有所反弹,市场情绪回暖带动周五价格大幅反弹。螺纹1-5价差继续走缩,盘面利润小幅收缩。
成材基本面依然还在相对健康的水平,本周五大品种延续去库的格局,除了卷板钢厂库存略有累积外,其他品种库存表现还比较正常。螺纹表观消费量在322万吨左右,较上周环比下降,需求开始出现季节性的下滑,但需求水平依然好于去年同期。进入十一月后,华东、华南地区气温依然偏高,有利于下游终端继续赶工。本周混凝土产能利用率也有小幅增加。供应方面,本周铁水日产回落到226万吨,加速朝向220万吨左右冬季均衡的供应水平变化。同时,随着废钢价格反弹,电炉开工率并未进一步上行。整体来看,市场对于冬季大幅累库的担忧有所下降。
周五带动市场情绪回暖的根本因素在于疫情管控措施的放松。基于新版方案,隔离管控时间有所缩短,风险区范围缩小。市场对于明年疫情防控进一步放松以及需求回升的预期升温,情绪相对乐观。我们认为后续疫情管控的放松大概率会逐步推进,但对实际需求的影响仍有待观察。尤其是在“动态清零”的总方针没有动摇的情况下,当前对于精准防疫的压力在进一步提升。另外,从目前到明年上半年,依然可能是疫情相对高发的阶段,因此市场情绪也不宜过度乐观。钢价短期虽存在反弹的驱动,但预计需求趋势性的改善有限,关注长流程成本端的压力。
铁矿石:
市场情绪回升叠加近月巨大持仓,矿价连续2周强势反弹。普氏指数反弹近90美金,01合约周度累计上涨7%至708元,05合约周度累计上涨近10%至690元,近月期现基本平水。
近期反弹更多源自整体宏观节奏变化,基本面并未有太多预期差。静态来看,上周Mysteel周度螺纹表需维持在320万吨/周上方,铁水快速下滑至226万吨,冬季成材累库风险随着钢厂提前减产有所下降。但真正的淡季压力在11月下旬逐步兑现,终端刚需承接能力减弱,钢厂减产降风险尚未完全释放。
伴随盘面反弹,期现正套盘逐步入场,锁住部分流通货源,实际刚需成交随着淡季即将来临跟涨乏力。宏观情绪层面,防疫政策等长期逻辑在上周确立拐点。但政策转变对短期尤其是商品实际需求的传导存在巨大方向和时间上的不确定,情绪端波动暂难得到基本面配合。
操作上,短期盘面反弹更多源自情绪端和持仓博弈扰动,基本面随着淡季来临仍然面临滑坡风险。期现难以共振,且情绪端是否趋势性回暖尚不明朗,不建议参与此轮反弹。建议继续关注期现正套规模和现货淡季压力,等待空单再次入场。
焦煤:
本周盘面震荡走势为主,基差收窄。
焦煤本周现货价格逐渐止跌企稳,周初现货补跌,部分配焦煤种价格继续下行,至周末市场情绪稍有提振,中间商采购积极性有所增加,近日部分超跌煤种出货转好,成交价格出现小幅回升。供应方面,继上周煤矿恢复后本周开工维持,但煤矿事故影响下,煤矿生产谨慎,安全检查仍影响供应。蒙煤方面, 通关在700车左右,目前天气较暖,暂未影响到蒙煤运输。周初短盘运费不断下跌,蒙五原煤成本相继下降,贸易商报价也随之下调,至周末短盘运费回升至330-340元/吨。库存方面,下游焦化厂小幅补库库存上升,煤矿库存有所下降,总库存仍在低位。
目前盘面走势和基本面相关性较小,主要是受宏观等因素影响,在周五国家卫健委发布部分疫情政策修改后,盘面大幅走高,因此近期市场情绪对黑色系原料影响较大。在盘面大幅拉高后,部分套保参与者入场。短期来看,宏观修复情绪或继续影响市场。中长期来看,铁水仍有下降空间,疫情政策放松后对于原料的实际拉动仍要考量,且目前价格对于冬储略偏高,因此关注市场情绪变化。
动力煤:
11月以来,伴随大秦线发运恢复,政策调控信号加强,港口动力煤价格震荡回落至1500元/吨。考虑近期气温偏高,日耗维持5%以内小幅增长,电厂补库动作推迟,煤价预计继续震荡走弱。
供应方面,随着西部地区疫情改善和保供运力协同,整体发运量11月份以来温和回升。上周,内蒙古能源局发布增产保供方案,预计在2022年11月20日至2023年3月31日,核增产能5150万吨,扩产产能1910万吨,预计将带来10-14万吨日产增量。短期这一增量尚未在产量数据上兑现,后期实际增量预计仍需要运力配合。
需求方面,11月份以来,全国平均气温较高,处于近5年最高值。海外能源市场同样如此,电力需求启动缓慢下,整体煤炭价继续下探。印尼高低卡煤市场共振性下滑。日耗回升推迟延后了电厂补库动作,但考虑冬季前煤炭供应损失,后期仍然需要警惕日耗启动后电厂实际库存消耗和采购动作。预计此轮冬季煤价整体仍然偏震荡,趋势性下行暂难看到。
焦炭:
焦炭盘面跟随黑色系走势,1-5价差走扩。
焦炭现货价格呈现下行走势,本周三轮提降落地后,焦化厂抵触情绪较大,焦炭下行压力缓解,第四轮提降或有博弈。供应方面,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同时下游钢厂拿货意愿不强,导致焦化厂库存累积开工率下降,厂内继续累库。需求方面,本周铁水降至226万吨/天,短期继续大幅下降空间不大,同时利润恢复后钢厂生产趋于稳定,部分钢厂有补库意愿。
短期来看,焦炭现货三轮提降后继续下行压力暂缓,盘面跟随宏观情绪恢复等暂稳运行。但后期焦炭走势仍取决于下游需求情况,关注钢厂开工。
铁合金:
本周双硅期货震荡走势为主。
硅锰现货方面,河钢钢招硅锰首轮7350元/吨,同比下跌,其他钢厂也陆续进场,南方也有钢厂硅锰落定7400元/吨。钢招定价后市场情绪有所好转,现货价格小幅上涨,但成交依然较少。供应方面,由于疫情和利润方面影响,本周全国来看开工率小幅下滑,其中内蒙地区检修完成恢复生产,开工上升。
硅铁方面,河钢11月钢招定价8650元/吨, 75硅铁价格基本稳定,但市场情绪偏弱,观望氛围浓。供应方面,由于主产区疫情问题,部分地区封控管理,运输不畅,个别硅铁炉子停产,供应下降。
整体来看,11月钢招基本稳定,但在钢厂利润持续偏低,未来需求看弱情况下,钢厂采购有所下降。短期来看,需求尚可加之宏观环境影响价格坚挺。中长期来看,今年钢厂利润较低,减产情绪浓厚采购减少,需求下滑后期持续看弱。
集装箱运价:
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表现疲软,运输需求增长乏力,多数远洋航线市场运价继续调整走势,综合指数走低。本周SCFI综合指数为1443.29点,环比下跌8.6%。
高通胀压力下,四季度欧美将继续加息。从现实角度而言,四季度集装箱需求还将持续下滑,需求淡季不淡。目前欧美消费疲软、库存压力较大,即便年末旺季也很难看到需求端的明显改善,集装箱需求端继续承压。
供应方面,集装箱运力收紧力度有所加大,特别是跨太平航线空班航次显著增加,过去两周亚洲-北美西海岸额外增加了 34 次空白航行,亚洲-北美东海岸增加了 16 次,亚欧航线运力收紧相对有限,亚洲-北欧只增加了 6 个,而亚洲-地中海只有4个。此外,虽然美国中期选举已经结束,但本周铁路劳资纠纷出现转机。此前拒绝初步协议的两大工会BMWED和BRS近日将冷近期从11月19日推迟至12月4日,虽然罢工风险出现阶段性回落,但不排除冷静期到期后风险集中释放的可能性。目前尚有两大重要工会——BLET和SMART-TD预计11月21日才会进行投票,一旦投票不通过,四大工会将会在12月9日举行联合罢工,届时将对市场造成较大冲击。但罢工即便发生只会对港口形成阶段性干扰,市场当前处于需求主导下的疲弱行情,供需宽松的格局已成定局,拥堵持续改善的趋势难以逆转。
近期运价已经跌至成本线附近,但目前市场处于淡季,运价修复还需等待。关注近期班轮公司动向,以及供应端的边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