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东证期货__农产品数据周报_(油粕豆-糖棉猪)_20220821
(2022-08-22 09:23:39)
(转发)东证期货__农产品数据周报_(油粕豆-糖棉猪)_20220821
增强13301066923
豆一:东北地区高蛋白及大颗粒大豆货源较少、价格持稳,但普通商品大豆走货不畅。南方湖北早熟豆陆续上市,面临减产及质量下降问题,现货价同样稳定。国储拍卖继续增加市场供应,高温天气及暑期放假不利豆制品消费,但随着学校开学下游或有一波集中采购。新作方面,东北产区大豆整体长势良好,今年国产大豆产量增加预期较强。现货价格对期货市场影响有限,上周期价有所下跌。供需缺乏突出矛盾情况下预计现货价格震荡为主,期价仍将随宏观及外盘美豆波动大于现货价格。
豆粕:国际市场:上周美豆主力下跌后偏强震荡。市场仍在消化评估USDA8月供需报告给出的美国新作51.9蒲/英亩历史最高单产。一方面,8月供需报告是8月前USDA对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得出的结果,并未反应8月的天气变化;另一方面,今年美豆播种和生长进度偏慢,意味着报告或仅能反应大部分作物结荚前的生长情况。也正因为此,市场关注8月22-25日Pro Farmer田间巡查,截至8月14日美豆结荚率达到74%,且Pro Farmer将根据实地调研给出单产预估。天气方面,未来一周大部分产区土壤墒情将继续变差,尤其中西部降水明显不足。上周周度出口销售报告中新作订单数远超市场预期,美国国内大豆现货榨利继续好转,从需求端提供一定利好。展望后市,短期仍是美国天气主导;中长期来看,美国定产后随收割季到来及南美新年度开始美豆价格中枢可能下行。
国内市场:内盘表现略强于外盘,近月合约尤其。供需面上,上周油厂大豆压榨量173.4万吨,周环比增加,限电对工厂开机率影响不大,预计本周压榨量将继续上升。截至8月12日油厂豆粕库存由89.69万吨降至79.26万吨,上周样本企业成交提货均明显增加,预计油厂豆粕库存继续下降。国内大豆及豆粕库存在7月已经拐头向下,供需面对现货及近月期价的支撑仍在。
豆油:USDA8月供需报告意外上调22/23年度美豆单产及产量预估,给市场带来利空影响,但农业带部分地区的干燥天气已引发了对作物可能受损的担忧。Pro Farmer中西部作物巡查即将开始在美国主要农业州的大豆和玉米田中展开,市场观望巡查结果能否支撑美国农业部上周给出的大豆产量创纪录的预测。目前美豆新作期末库存及库销比预期仍处于偏紧的水平,在南美新豆上市之前,全球供应并不宽松。而南美大豆虽然预期扩种增产,但在拉尼娜气候下,这还存在较大变数。不过,时至8月下旬,美豆天气炒作的强度也将逐渐减弱、空间预计将有限,CBOT大豆向上向下均受到制约,上游市场对豆油向上向下的驱动也有限。
国内方面,据 Mysteel 农产品调研显示,截至 2022 年8月12日,全国重点地区 豆油商业库存约81.44万吨,环比减少5.04万吨。受高温限电影响,部分地区开机率不及预期,致使大豆压榨量和豆油产量减少,进而导致豆油库存的进一步下降。8-9月大豆到港减少,10-12月对盘面压榨利润不佳,油厂远月买船进度也偏慢,国内大豆库存见顶回落,豆油豆粕库存或也将延续下降趋势,故油厂存在挺价意愿。结合上游美豆及棕榈油基本面情况,豆油走势料震荡为主,豆棕价差预期仍偏强。
菜油:加拿大整体天气情况有利于今年菜籽产量显著恢复,新作产量预期在1950-2000万吨水平。澳洲菜籽也有望再度实现丰产,22/23年度全球菜籽产量料猛增至记录水平。加拿大菜籽即将收获上市,国际菜籽市场面临压力较大。国内方面,据我的农产品网数据,截至2022年8月19日,华东菜油主要油厂商业库存为13.65万 吨,较前一周减少1.65万吨。由于国际陈作菜籽大减产,之前进口利润及榨利一直不佳,进口菜籽量及菜油量处于低位,沿海油厂开机率偏低,进口菜籽、菜油供应不足,国内菜油三季度整体供应偏紧;远期供应前景因加菜籽的增产预期而偏空。结合棕榈油、豆油基本面及宏观面情况,国内菜油趋势上或将跟随其他两大油脂总体料以震荡为主,后续需关注菜籽菜油买船到港情况等。
棕榈油:大连棕榈油及BMD马棕上周有所回落,市场主要受周边豆油及原油价格走弱影响,但马棕9月出口税费减少及马币走软为外盘带来支撑,进而也限制了连盘的走弱。船运调查机构ITS和独立检验公司AmSpec Agri公布的数据分别显示,8月前20日马棕出口较上月同期增长9.1%和-3.8%;而SGS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1-15日马棕出口较上月同期减少9.5%。机构出口高频数据表现不一,此前印尼棕榈油出口发运不畅在一定程度上令马棕出口获益,但进入8月之后,印尼船只开始发运,马棕出口将面临压力,AmSpec Agri和SGS发布的较上月同期减少的出口数据或为马棕出口受影响的迹象。而东南亚棕榈油也进入季节性高产期,SPPOMA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8月1-15日马棕产量较上月同期增加8.23%。因此,8-9月份马棕库存增加的趋势预计还将持续,这将对棕榈油价格上行形成制约作用,未来需关注印尼国内市场义务DMO是否会取消及印尼船货发运情况。
国内方面,截至8月15日当周,全国主要港口棕榈油库存为31.35万吨,较上周回升2.4万吨,但仍处于五年同期低位。有消息称,近期印尼发运情况有所好转,随着到港量的增加,国内棕榈油库存开始改善,近日现货基差走弱。结合国际市场方面,印尼高库存还在去化的过程中,黑海地区农产品出口也在逐步恢复,马棕库存累积的趋势预计还将延续,棕榈油期价上方空间受限。
白糖:因国际原油价格走弱及巴西再度下调汽油价为市场带来利空影响,ICE原糖上周再度回落至18美分一线附近。巴西石油公司再度下调炼油厂汽油均价,在下调燃油税费之后,巴西石油公司已将炼油厂汽油均价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连续三次下调,拖累巴西乙醇折糖均衡价不断下移,目前乙醇折糖价已降至16美分之下,糖醇价差进一步扩大,而目前处于巴西压榨生产高峰期,这将令糖厂最大化用甘蔗产糖、提高制糖比,进而可能导致糖产量高于预期,对市场带来利空影响,不过巴西榨季甘蔗总产量仍面临着天气的威胁,糖产量恢复程度仍受到较大制约,后续产区天气状况及甘蔗单产的恢复情况仍需关注。此外,虽然欧洲、美洲高温干旱的天气可能损及甜菜糖产量,但印度因西南季风期降雨充沛及甘蔗的进一步扩种,下榨季产糖量预计仍将在3500万吨以上的历史高位水平,泰国降雨较高、下榨季产糖量预计进一步增长,亚洲糖供应预期庞大或将抵消欧洲、美洲产量的减产预期,全球22/23榨季仍预期过剩,国际糖市基本面前景偏弱。
国内方面,尽管国内仍处于消费旺季,但需求表现持续相对平淡。若需求迟迟不能改善,糖厂本榨季结转库存可能偏高,而新榨季国内糖料种植面积增加,若当前蔗区旱情不严重恶化,国产新糖预期增产,这将给糖厂带来压力,郑糖弱势或将延续。不过,配额外进口成本较高,主力1月合约在5500元/吨附近面临国产糖成本支撑,盘面下行面临的抵抗将增强,追空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后续需观望需求面的情况。
棉花:上周ICE棉价在110-120美分高位区间震荡,USDA8月报告对22/23年度美棉估产下调幅度之大令市场质疑,同时也可能高估了对中国及全球消费,未来USDA可能会向不利于棉价的方向修正产、消预估。此外,下游亚洲纺织国整体情况仍不佳,欧美消费降温,纺织国订单持续走弱,棉纱销售缓慢,纺企负荷下滑,对原料采购谨慎,高棉价向下传导不畅。在现实的弱需求制约下,外盘上行的持续性和空间预计有限。
郑棉上周冲高回落,内外棉价倒挂的幅度加深。国内棉花现货价格跟随期货波动,现货市场交投氛围良好,贸易商采购积极,但纺企观望的心理增强、采购较上周放缓。今年疆棉预期丰产,还有一个月左右就将上市,陈棉结转库存较大、轧花厂负债较重的背景下,市场对新棉收购价预期不乐观,轧花厂对新棉收购预期会极为谨慎,要么压价收购,要么逢高积极套保,收购进度预计慢于往年。
下游市场稳中偏弱,纱、布成交有所下滑,低支纱走货相对好于高支纱,织厂坯布实际成交跟进难度较大,下游订单仍显不足,由于订单的缺乏及部分地区高温限电的影响,纺织企业整体开工率有所下滑,产品库存高企、负荷较低的状况仍在持续,企业对“金九银十”旺季不抱太多期望,纱价仍存在下行压力,再加上对新棉收购期的担忧,也增加了下游采购谨慎观望的心态。郑棉上方空间有限,后市仍难言乐观。
生猪:
一、行情回顾
1、期货市场
周内主力合约震荡偏强。截至周五,LH2301合约收盘22,785元/吨,周环比上涨4.6%。主力与河南现货基差-1,635元/吨,基差走弱。11-1月差走弱、1-3月差走强。
2、现货市场
1)7月存栏数据:据农业农村部,7月末能繁母猪存栏4,298.1万头,月度环比增0.5%,相当于正常保有量的104.8%;全国规模场新生仔猪存栏环比增0.4%,同比增7.5%;规模场中大猪存栏环比增0.5%,同比增8.7%。
2)养殖盈利:据卓创资讯监测,国内外三元交易价格呈先涨后跌走势,周均价21.43元/公斤,周环比上涨0.81%。饲料价格环比微跌0.20%。饲料原料中,全国玉米价格维持下滑趋势,华北地区春玉米陆续上市,供应增加的同时,东北地区走货欠佳、南方地区企业采购较为谨慎;国内豆粕现货价格震荡为主。养殖盈利改善,本周自繁自养头均盈利799.02元,周环比增22.29元/头;外购仔猪育肥头均盈利803.59元/头,周环比增20.53元/头。
3)供给
出栏节奏:据涌益咨询监测,周度出栏均重为126.56公斤,周环比微跌0.04%,其中150公斤以上出栏占比6.11%,同期卓创资讯数据反映为交易均重为微跌0.07%至122.36公斤。东北大猪南调增加,华南、西南地区屠企需求重心向大猪转移,肥猪价格继续高于标猪成交价运行。除上述区域以外,其他省份体重以稳定为主。
补栏积极性:养殖户补栏意愿持续冷却,仔猪市场成交量逐渐减少,伴随仔猪行情走弱,部分规模企业减少仔猪外销量,转为自留使用或等待行情回暖。据卓创资讯,周内全国7kg仔猪销售均价、50kg二元母猪市场报价分别为566.30元/头、1,871.88/头,分别较上周下跌28.48元/头、15.25元/头。据涌益咨询,周内全国15kg仔猪销售均价、50kg二元母猪市场报价分别为681元/头、1,838元/头,分别较上周下跌49元/头、14元/头。
4)需求: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屠宰企业生猪屠宰量2,119万头,环比下降12.2%,同比下降3.5%。本周宰量周度环比增加,据卓创资讯,日均屠宰量环比涨幅为1.98%,但终端市场需求无好转迹象。
5)比价:截至8月19日,22个省市猪肉-生猪比价为1.35,较7月底1.39再度偏离历史均值1.52,周环比有所下调。
二、市场展望及投资建议
市场交易重心将转移至需求的边际改善。当前极端高温下,猪肉消费需求持续受到抑制。9月将至,伴随气温回落与开学、节日备货预期兑现,消费端应当能给到价格上涨动力。同时,关注市场二次育肥、压栏等投机性需求带来的进一步支撑。此外,警惕疫情扰动下人口流动性降低对外出消费、团餐等非家庭部门消费的影响。操作上,旺季合约建议震荡思路为主。
豆粕:国际市场:上周美豆主力下跌后偏强震荡。市场仍在消化评估USDA8月供需报告给出的美国新作51.9蒲/英亩历史最高单产。一方面,8月供需报告是8月前USDA对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得出的结果,并未反应8月的天气变化;另一方面,今年美豆播种和生长进度偏慢,意味着报告或仅能反应大部分作物结荚前的生长情况。也正因为此,市场关注8月22-25日Pro Farmer田间巡查,截至8月14日美豆结荚率达到74%,且Pro Farmer将根据实地调研给出单产预估。天气方面,未来一周大部分产区土壤墒情将继续变差,尤其中西部降水明显不足。上周周度出口销售报告中新作订单数远超市场预期,美国国内大豆现货榨利继续好转,从需求端提供一定利好。展望后市,短期仍是美国天气主导;中长期来看,美国定产后随收割季到来及南美新年度开始美豆价格中枢可能下行。
国内市场:内盘表现略强于外盘,近月合约尤其。供需面上,上周油厂大豆压榨量173.4万吨,周环比增加,限电对工厂开机率影响不大,预计本周压榨量将继续上升。截至8月12日油厂豆粕库存由89.69万吨降至79.26万吨,上周样本企业成交提货均明显增加,预计油厂豆粕库存继续下降。国内大豆及豆粕库存在7月已经拐头向下,供需面对现货及近月期价的支撑仍在。
豆油:USDA8月供需报告意外上调22/23年度美豆单产及产量预估,给市场带来利空影响,但农业带部分地区的干燥天气已引发了对作物可能受损的担忧。Pro Farmer中西部作物巡查即将开始在美国主要农业州的大豆和玉米田中展开,市场观望巡查结果能否支撑美国农业部上周给出的大豆产量创纪录的预测。目前美豆新作期末库存及库销比预期仍处于偏紧的水平,在南美新豆上市之前,全球供应并不宽松。而南美大豆虽然预期扩种增产,但在拉尼娜气候下,这还存在较大变数。不过,时至8月下旬,美豆天气炒作的强度也将逐渐减弱、空间预计将有限,CBOT大豆向上向下均受到制约,上游市场对豆油向上向下的驱动也有限。
国内方面,据 Mysteel 农产品调研显示,截至 2022 年8月12日,全国重点地区 豆油商业库存约81.44万吨,环比减少5.04万吨。受高温限电影响,部分地区开机率不及预期,致使大豆压榨量和豆油产量减少,进而导致豆油库存的进一步下降。8-9月大豆到港减少,10-12月对盘面压榨利润不佳,油厂远月买船进度也偏慢,国内大豆库存见顶回落,豆油豆粕库存或也将延续下降趋势,故油厂存在挺价意愿。结合上游美豆及棕榈油基本面情况,豆油走势料震荡为主,豆棕价差预期仍偏强。
菜油:加拿大整体天气情况有利于今年菜籽产量显著恢复,新作产量预期在1950-2000万吨水平。澳洲菜籽也有望再度实现丰产,22/23年度全球菜籽产量料猛增至记录水平。加拿大菜籽即将收获上市,国际菜籽市场面临压力较大。国内方面,据我的农产品网数据,截至2022年8月19日,华东菜油主要油厂商业库存为13.65万 吨,较前一周减少1.65万吨。由于国际陈作菜籽大减产,之前进口利润及榨利一直不佳,进口菜籽量及菜油量处于低位,沿海油厂开机率偏低,进口菜籽、菜油供应不足,国内菜油三季度整体供应偏紧;远期供应前景因加菜籽的增产预期而偏空。结合棕榈油、豆油基本面及宏观面情况,国内菜油趋势上或将跟随其他两大油脂总体料以震荡为主,后续需关注菜籽菜油买船到港情况等。
棕榈油:大连棕榈油及BMD马棕上周有所回落,市场主要受周边豆油及原油价格走弱影响,但马棕9月出口税费减少及马币走软为外盘带来支撑,进而也限制了连盘的走弱。船运调查机构ITS和独立检验公司AmSpec Agri公布的数据分别显示,8月前20日马棕出口较上月同期增长9.1%和-3.8%;而SGS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1-15日马棕出口较上月同期减少9.5%。机构出口高频数据表现不一,此前印尼棕榈油出口发运不畅在一定程度上令马棕出口获益,但进入8月之后,印尼船只开始发运,马棕出口将面临压力,AmSpec Agri和SGS发布的较上月同期减少的出口数据或为马棕出口受影响的迹象。而东南亚棕榈油也进入季节性高产期,SPPOMA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8月1-15日马棕产量较上月同期增加8.23%。因此,8-9月份马棕库存增加的趋势预计还将持续,这将对棕榈油价格上行形成制约作用,未来需关注印尼国内市场义务DMO是否会取消及印尼船货发运情况。
国内方面,截至8月15日当周,全国主要港口棕榈油库存为31.35万吨,较上周回升2.4万吨,但仍处于五年同期低位。有消息称,近期印尼发运情况有所好转,随着到港量的增加,国内棕榈油库存开始改善,近日现货基差走弱。结合国际市场方面,印尼高库存还在去化的过程中,黑海地区农产品出口也在逐步恢复,马棕库存累积的趋势预计还将延续,棕榈油期价上方空间受限。
白糖:因国际原油价格走弱及巴西再度下调汽油价为市场带来利空影响,ICE原糖上周再度回落至18美分一线附近。巴西石油公司再度下调炼油厂汽油均价,在下调燃油税费之后,巴西石油公司已将炼油厂汽油均价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连续三次下调,拖累巴西乙醇折糖均衡价不断下移,目前乙醇折糖价已降至16美分之下,糖醇价差进一步扩大,而目前处于巴西压榨生产高峰期,这将令糖厂最大化用甘蔗产糖、提高制糖比,进而可能导致糖产量高于预期,对市场带来利空影响,不过巴西榨季甘蔗总产量仍面临着天气的威胁,糖产量恢复程度仍受到较大制约,后续产区天气状况及甘蔗单产的恢复情况仍需关注。此外,虽然欧洲、美洲高温干旱的天气可能损及甜菜糖产量,但印度因西南季风期降雨充沛及甘蔗的进一步扩种,下榨季产糖量预计仍将在3500万吨以上的历史高位水平,泰国降雨较高、下榨季产糖量预计进一步增长,亚洲糖供应预期庞大或将抵消欧洲、美洲产量的减产预期,全球22/23榨季仍预期过剩,国际糖市基本面前景偏弱。
国内方面,尽管国内仍处于消费旺季,但需求表现持续相对平淡。若需求迟迟不能改善,糖厂本榨季结转库存可能偏高,而新榨季国内糖料种植面积增加,若当前蔗区旱情不严重恶化,国产新糖预期增产,这将给糖厂带来压力,郑糖弱势或将延续。不过,配额外进口成本较高,主力1月合约在5500元/吨附近面临国产糖成本支撑,盘面下行面临的抵抗将增强,追空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后续需观望需求面的情况。
棉花:上周ICE棉价在110-120美分高位区间震荡,USDA8月报告对22/23年度美棉估产下调幅度之大令市场质疑,同时也可能高估了对中国及全球消费,未来USDA可能会向不利于棉价的方向修正产、消预估。此外,下游亚洲纺织国整体情况仍不佳,欧美消费降温,纺织国订单持续走弱,棉纱销售缓慢,纺企负荷下滑,对原料采购谨慎,高棉价向下传导不畅。在现实的弱需求制约下,外盘上行的持续性和空间预计有限。
郑棉上周冲高回落,内外棉价倒挂的幅度加深。国内棉花现货价格跟随期货波动,现货市场交投氛围良好,贸易商采购积极,但纺企观望的心理增强、采购较上周放缓。今年疆棉预期丰产,还有一个月左右就将上市,陈棉结转库存较大、轧花厂负债较重的背景下,市场对新棉收购价预期不乐观,轧花厂对新棉收购预期会极为谨慎,要么压价收购,要么逢高积极套保,收购进度预计慢于往年。
下游市场稳中偏弱,纱、布成交有所下滑,低支纱走货相对好于高支纱,织厂坯布实际成交跟进难度较大,下游订单仍显不足,由于订单的缺乏及部分地区高温限电的影响,纺织企业整体开工率有所下滑,产品库存高企、负荷较低的状况仍在持续,企业对“金九银十”旺季不抱太多期望,纱价仍存在下行压力,再加上对新棉收购期的担忧,也增加了下游采购谨慎观望的心态。郑棉上方空间有限,后市仍难言乐观。
生猪:
一、行情回顾
1、期货市场
周内主力合约震荡偏强。截至周五,LH2301合约收盘22,785元/吨,周环比上涨4.6%。主力与河南现货基差-1,635元/吨,基差走弱。11-1月差走弱、1-3月差走强。
2、现货市场
1)7月存栏数据:据农业农村部,7月末能繁母猪存栏4,298.1万头,月度环比增0.5%,相当于正常保有量的104.8%;全国规模场新生仔猪存栏环比增0.4%,同比增7.5%;规模场中大猪存栏环比增0.5%,同比增8.7%。
2)养殖盈利:据卓创资讯监测,国内外三元交易价格呈先涨后跌走势,周均价21.43元/公斤,周环比上涨0.81%。饲料价格环比微跌0.20%。饲料原料中,全国玉米价格维持下滑趋势,华北地区春玉米陆续上市,供应增加的同时,东北地区走货欠佳、南方地区企业采购较为谨慎;国内豆粕现货价格震荡为主。养殖盈利改善,本周自繁自养头均盈利799.02元,周环比增22.29元/头;外购仔猪育肥头均盈利803.59元/头,周环比增20.53元/头。
3)供给
出栏节奏:据涌益咨询监测,周度出栏均重为126.56公斤,周环比微跌0.04%,其中150公斤以上出栏占比6.11%,同期卓创资讯数据反映为交易均重为微跌0.07%至122.36公斤。东北大猪南调增加,华南、西南地区屠企需求重心向大猪转移,肥猪价格继续高于标猪成交价运行。除上述区域以外,其他省份体重以稳定为主。
补栏积极性:养殖户补栏意愿持续冷却,仔猪市场成交量逐渐减少,伴随仔猪行情走弱,部分规模企业减少仔猪外销量,转为自留使用或等待行情回暖。据卓创资讯,周内全国7kg仔猪销售均价、50kg二元母猪市场报价分别为566.30元/头、1,871.88/头,分别较上周下跌28.48元/头、15.25元/头。据涌益咨询,周内全国15kg仔猪销售均价、50kg二元母猪市场报价分别为681元/头、1,838元/头,分别较上周下跌49元/头、14元/头。
4)需求: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屠宰企业生猪屠宰量2,119万头,环比下降12.2%,同比下降3.5%。本周宰量周度环比增加,据卓创资讯,日均屠宰量环比涨幅为1.98%,但终端市场需求无好转迹象。
5)比价:截至8月19日,22个省市猪肉-生猪比价为1.35,较7月底1.39再度偏离历史均值1.52,周环比有所下调。
二、市场展望及投资建议
市场交易重心将转移至需求的边际改善。当前极端高温下,猪肉消费需求持续受到抑制。9月将至,伴随气温回落与开学、节日备货预期兑现,消费端应当能给到价格上涨动力。同时,关注市场二次育肥、压栏等投机性需求带来的进一步支撑。此外,警惕疫情扰动下人口流动性降低对外出消费、团餐等非家庭部门消费的影响。操作上,旺季合约建议震荡思路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