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观赏日全食,你准备好了吗?

(2009-07-18 13:18:41)
标签:

日全食

上海

眼睛

中国

休闲

    本文转载自观赏日全食,你准备好了吗?网站。

   

    许多上海人是幸运的,至少就欣赏天象的机会来说是非常幸运的―――继1987年9月23日得见日环食之后,今年7月22日又将获得观赏日全食的珍贵机会。昨晚举办的、以“迎接史上最多人观测的日全食”为主题的第83期新民科学咖啡馆,吸引了数百名市民踊跃报名,谁都不想在亲历“一生一次”的天文奇观时留有遗憾。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前任台长、上海市天文学会名誉理事长赵君亮研究员,给近200位本报读者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日全食基本原理和观测指南”课。

  日全食到底有多稀罕

  日全食对地球而言不算稀客,地球上平均每3年发生2次日全食。不过,全食带扫过的面积,也就是看见日全食的面积,大约仅占地球总面积的0.5%。所以,对某个具体地点来说,日全食就非常罕见了,平均隔300年至400年才能看到一次。以上海为例,上一次日全食发生于1575年5月10日,食延(即全食阶段的时间长度)2分31秒;这次以后的日全食要等到2309年6月9日,食延5分32秒。如果你不是天文爱好者,又不经常旅游、出差,那么一辈子未必能看上一回日全食。

  2009年7月22日上午,日全食带自印度西海岸起,一路东行,进入中国后横扫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上午8时23分左右到11时许将光临上海。中国的很多大城市都能观测到5分钟以上的日全食。为了强调这次日全食观测机会有多难得,媒体冠之以“几百年一遇”甚至“几千年一遇”的定语。对此,赵君亮特别纠正说:准确的说法应是―――这是本世纪最长的一次日全食。论食延长度,人类历史上好几次留有观测记录的日全食,均超过今年7月22日的日全食。资料显示,1955年6月20日,横穿非亚两洲的日全食,食延长达7分08秒,1973年6月30日的非洲日全食,食延也有7分04秒。

  “当然,这次日全食穿过了印度和中国这两个人口大国,据估计,观测人数可能多达4亿人,无疑会创造一项世界纪录。”赵君亮透露说,还有一项世界纪录可能就诞生在上海,日全食发生时,大家同时抬头观赏,那将创下同一时刻看到日全食人数的新世界纪录。

  全食阶段观日月“五象”

  难得一见的日全食,究竟有啥看头?赵君亮指出,色球、日冕、日珥、贝利珠以及钻石环,可谓全食阶段最值得欣赏的日月“五象”。平时,人从地球上看到的都只是太阳大气层底部最明亮的光球层。“地球大气中分子和微粒对太阳光的散射作用,形成了人们所看到的‘蓝天’,亮度比光球低得多的色球、日冕和日珥都淹没在散射光中,看不到。”赵君亮说,当日全食发生时,散射光被月球遮去,人用肉眼就能观测到太阳的色球、日珥和日冕。色球为一层玫瑰红色的辉光。而色球附近常见的日珥,其实是太阳上的物质抛射现象,它看上去火红的、小小的,很像日面边缘的一只耳朵,其实一个典型日珥的“肚子”里通常足可装下几十个地球。日冕则是太阳最外层大气,当太阳黑子处于盛期时,日冕呈圆盘形,当太阳黑子处于衰期,日冕形状则不大规则。

  其中最浪漫的瞬间天象当数贝利珠和钻石环。它们都是太阳即将被月影完全遮去的瞬间,行将消失的阳光穿过月面锯齿状外边缘的一些环形山和山谷而产生的美景,通常只维持一两秒钟。如钻石戒指般的短弧状光芒,被称为钻石环;一连串明亮的小光点犹如一串发光的珍珠,则被称为贝利珠。全食阶段即将告终时,钻石环和贝利珠还会再次出现。

  盛夏白天可见点点星空

  当太阳的光芒被月球短暂而又完整地遮住时,天空大体上会和日落后一小时一般黑,大白天看星星就不再是奇迹了。赵君亮提醒说,全食阶段,上海市民有望在盛夏的白天看到冬季夜晚的星空。“太阳左边的是水星,右边则有金星和火星。熟悉星空的观测者,还能找到猎户座、大犬座等冬季星座。”

  “看日全食,不必老仰着脖子,地面景物同样值得观察。”赵君亮推荐市民,留意日食过程中树影的变化。斑驳的树影其实是太阳光射下形成的影子――因为小孔成像原理,当太阳光穿过树叶空隙,会在地面形成许多太阳圆面像。日食过程达1个半小时,随着月球自右向左把太阳逐渐遮去,树影也会随之变化,犹如月亮般出现“圆缺变化”――偏食开始后,树影就会越变越“苗条”,呈现月牙状;全食阶段,影子自然完全消失;生光之后,细牙状日影会再度出现,并逐渐变“胖”;直到复圆,太阳像才跟着重新变圆。

  赵君亮说,感受温度、风速等变化,观察动物的行为,都可成为观看日全食的趣事。

  如何选择最佳的观测点

  哪里才是日全食的最佳观测点?赵君亮认为,只要是能看到太阳的地方,都是理想的观测点。洋山港固然能比市区多看几十秒日全食,松江月湖公园的空旷环境固然很适合日全食观测,但这些所谓的推荐观测地难免人多,与其大老远去凑热闹,不如在自家阳台、办公室窗口或邻近的绿地、广场,辟一个属于你的最佳观测地。需要提醒的是,大家不妨这两天就对自己的观测地来一番“预演”,对照日食时刻表,看看此时此地看太阳的视线会不会受阻挡。

  关于观看日全食的准备工夫,赵君亮反复提醒,除了全食阶段的5分多钟外,其余时间一定不可用肉眼直视太阳,普通墨镜也不管用。使用照相机、摄像机或望远镜,也一定要加上专门的滤光装置。如果买不到专业的日食观测眼镜,可尝试用多张深黑色的X光片或曝光过度的黑色底片叠合在一起,但滤光效果是否合格,还需试验。市民也可自己制作投影成像装置,如取两张纸板,一张穿一小洞,另一张放在后部合适位置上,使太阳投影像清晰呈现在纸板上;也可用镜子把太阳小孔像反射到白色墙面上。

  焦点知识:完整的日全食有5个特征时刻

  初亏月球圆面与太阳圆面第一次相切(月面东边缘与日面西边缘外切)之际,日偏食阶段由此开始。

  食既月球圆面与太阳圆面第二次相切(月面东边缘与日面东边缘内切)之际,日全食阶段由此开始

  食甚月面中心与日面中心最接近的时刻,即日全食阶段的中央时刻,这时背景天空显得最暗。

  生光月球圆面与太阳圆面第三次相切(月面西边缘与日面西边缘内切)之际,太阳开始重新露出光芒,日全食阶段告终,日偏食再次出现。

  复圆月球圆面与太阳圆面第四次相切(月面西边缘与日面东边缘外切)之际,太阳完全恢复到日食发生前的状态,整个日食过程结束。

  医生提醒:部分眼疾患者不宜观看日全食

  有眼科疾病及刚做过眼科手术的人群不宜观看日全食。不同的眼病患者术后恢复期不同,如现在有不少年轻人做完激光手术以治疗近视,至少需要在手术后让眼睛得到一个月以上的充分休息时间。健康人观测日全食时,也不宜长时间盯着太阳看,应给眼睛留有充分的间歇时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