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汇“瘦肉精”事件背后的黑色利益产业链条
(2011-03-21 10:15:27)
标签:
双汇瘦肉精下架养猪户济源河南漯河火腿肠肥肉 |
河南省全省排查瘦肉精猪,焦州市槐树乡的龙台村,检疫人员、督查人员对王大力家存栏生猪进行瘦肉精抽查。
国家违禁药,药物残留能致人神经中枢中毒、诱发恶性肿瘤的“瘦肉精”被添加到猪饲料里,由它养成的体格健美的生猪在河南通过层层检疫,流向省外,进入号称全国最大的肉制品生产基地“双汇”,走上百姓餐桌。
昨日,河南省有关方面通报称,济源双汇被封存的冷鲜猪肉里已检测出瘦肉精,库存的689头生猪里有19头尿样检测呈阳性。被查封的9个养猪场已有158头被检查出含有“瘦肉精”,并排查出含有“瘦肉精”的饲料791公斤。
在“瘦肉精”事件中,河南省将包括孟州、沁阳、温县三县(市)畜牧局局长在内的28名相关责任人被依法处理,其中开除公职6人,免职9人,停职11人,警告2人。双汇集团将济源双汇4位高管撤职,旗下“双汇发展”依然在停牌中,各地“双汇”纷纷下架,河南各乡村贴满了“使用瘦肉精害人害己”的宣传语。然而除了河南,似乎已经成为行业潜规则的瘦肉精猪是否只是一个个案?
日前,记者深入河南济源、孟州、焦作、洛阳、漯河等地采访发现,从养猪户到收猪人、生猪经纪人、生猪加工企业的采购员再到生猪加工企业,“瘦肉精”这条利益链上的各个角色从小心试探发展到铤而走险,继而变得肆无忌惮。
养猪户:我恨只收“瘦肉精”猪的猪贩
尽管生猪养殖规模化不断扩大,养猪仍然是一个辛苦的行业。在年生猪出栏近七千万头的河南省,主要还是以散户养殖为主,大一点养殖场养300头左右,小一点的则只有三五十头。
在济源市太行种猪场,生产负责人连世彪向记者抱怨养猪工人不好雇,“每个月一千二百块钱,人家还都不愿意干。 ”除了工作环境差,养猪户还冒着很大的风险,其中最大的风险就是担心猪生病。“出于防疫的需要,工人们只能吃住在养猪场,我们从来不上街买猪肉吃,只能吃自己家的,猪场食堂每个月杀一头猪给大家吃。 ”
在孟州市槐树乡的张洼村,因为使用“瘦肉精”,丰收养猪场的杨丰收因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刑事拘留,羁押进孟州市看守所。如今只剩下66岁的老父亲在家里。杨老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家的这个养猪场建四五年了,现在一共有大小169头猪。起初只有十几平米,有点钱就添置点,才盖成了现在的三间猪舍。
按养猪场每年出栏140头猪,每头猪加精的成本是2元钱,每公斤会多卖0.4元,这样,加精猪会让他多赚5320元。然而,违法成本却是极大的,杨丰收的养猪场所有检验出含有瘦肉精的猪将全部做无害化处理,杨丰收本人也将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事发后,杨丰收的父亲杨老汉一直靠止疼药缓解着头疼,几天都睡不着觉。“我恨卖瘦肉精的那些人,也恨那些只有喂瘦肉精,才收购我家猪的猪贩子。作为养殖户,我也恨我儿子,如果他真做了这种事,他受惩罚也应该。 ”“杨老汉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同时,他也建议国家好好地治一治‘瘦肉精’养猪这件事,”“如果真是你喂猪你加点,我喂猪我也加点,都加点,人不就完了嘛!从大理上来讲,国家必须治理这种伤天害理的事。 ”
生猪经纪人:买家喜欢吃了瘦肉精的猪
不管是多大规模的生猪养殖场,在生猪出栏贩卖时,都要经过一个环节,那就是生猪经纪人。他们负责收猪,负责运输,再把生猪贩卖到屠宰场或肉食品加工企业。
今年32岁的张伟峰从事生猪经纪人已经有10年时间了,给济源双汇食品加工厂送过来多次猪。 3月14日送过去的那车猪因为第二天的瘦肉精事件让他上了不少火。3月17日,他在济源双汇的后门口等了一天,“我想问问我送的那31头猪杀了没有,要是没杀,我想把猪拉走。 ”张伟峰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3月14日,张伟峰在嵩县的4家养猪场收了31头猪,总计花了4.8万余元。拉猪前,他以每头2元钱的价格请嵩县动检部和防疫站给每头猪做了检疫,并开具了出县境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动物及动物产品运载工具消毒证明,并给每头猪打上了带有二维码的耳标。“3月14日下午2时,我把猪送到济源双汇,过完秤后就离开了。 ”张伟峰说,按照济源双汇的规矩,生猪是要等到屠宰完毕才结算,货款出来后代理商会直接打到张伟峰的账上。“代理商其实就是与厂家关系比较熟悉的人,在这个程序上,代理商每头猪收取1块钱代理费。 ”去除检疫费62元、代理费31元、装猪的人工费180元和油钱,这车猪张伟丰可以赚800元钱,“每斤一般可以赚0.2元钱。 ”
生猪屠宰企业能否盈利,主要看的就是出肉率和肉的等级决定。这也是为什么以生猪屠宰、加工为主的济源双汇食品加工厂要待生猪宰杀完毕才为生猪定等并结算购猪款的原因所在。“一般情况下毛猪的利润是每斤0.2元钱。 ”经常给济源双汇送猪的猪贩张伟峰对记者说。若是有能力让猪不能过检疫就进入屠宰厂,食用瘦肉精的猪出肉率高,肉的等级又好,生猪经纪人的收益自然也会增加,而从中最为获利的,自然要属屠宰厂。
一头200斤的普通生猪,去头去蹄去内脏,按出肉率6两7计算,一头猪可出134斤肉,按平均市价12元计算,一头猪的肉可卖1608元,不包括头、蹄与内脏。优质品种的猪出肉率可达7两5,那样一头猪的肉就可以多卖将近200块钱。“这样还不包括猪肉中价格比较贵的猪里脊、猪臀尖以及前后腿肉。这种精肉的价格一般都会比普通肉贵出一到两元钱,甚至贵出六元钱。作为肉食品加工企业,现在火腿肠对蛋白质含量要求开始提高,更使得企业欢迎瘦肉。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正是因为如此,臀部浑圆、有凸起的两条脊背,小腹收得很紧的“瘦肉精猪”才受到屠宰厂的欢迎,“生猪收购价格每斤高出普通猪0.2元钱,每头猪多花40块钱,经宰杀后细分出来的肉,可以比普通猪多卖几百块钱! ”
肉联厂和大型肉食品加工厂一般由自己的检疫人员进行入场和屠宰过程中的检疫,这使得屠宰厂、肉食加工厂在屠宰“瘦肉精”猪时几乎没有风险,每头猪却可以多收益几百元钱。
瘦肉精卖家:业内瘦肉精出售从未绝迹过
早在2002年,农业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发布公告,明令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添加盐酸克仑特罗和莱克多巴胺等7种“瘦肉精”。然而,在生猪养殖这一行业,总有人以“卖药”的名义贩卖瘦肉精。在这些隐形人的秘密兜售下,瘦肉精似乎从来没有绝迹过。
记者请一位朋友向孟州一位卖了很多年“高科技产品”的张姓男子了解有关瘦肉精猪的情况,他异常敏感,甚至否认自己是卖猪饲料的。“你打听这干嘛,最好不要打听!”当听说只是想满足好奇心而已时,该男子称,“好奇都不要,这是特殊时期你不知道吗?万一电话被监听了呢?! ”
业内人士称,卖猪饲料的人非常了解当地养猪户的情况,甚至与养猪户非常熟悉,因此,他们贩卖猪饲料的同时,便会秘密销售那种让猪长得美又瘦的高科技产品“瘦肉精”。“在有些猪饲料里,甚至就掺杂着某种成分的瘦肉精。 ”业内人士对记者说。他的这句话在3月19日河南省疾病控制中心抽调到张洼村杨丰收养猪场抽样化验时得已初步证实。
贩卖猪饲料、贩卖“瘦肉精”,头脑灵活的贩子还兼作生猪经纪人,将用瘦肉精喂养过的生猪直接供给生猪屠宰场或者食品加工厂,从中谋取巨额利润。然而,不管是哪个链条出现了问题,“瘦肉精”的生产与销售人员往往是最安全的,“他们流动着贩卖,很难找到他们,就算是找到他们,他们也不会留下任何证据说这些东西是他们提供的。 ”
利益链之外:花200元买到12头猪的三大证明
在瘦肉精猪的利益链上,作为监管部门,畜牧局以及动物卫生监督所处于链条之外,然而,不管是生猪养殖、贩运、屠宰环节,都要通过这个部门,由他们开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猪才可以运走并进入屠宰厂,证明中的一项就是是否喂过瘦肉精。
然而,在没有购买和调运任何生猪的情况下,随便说了一个车牌号码,花200元钱就可以买到120头猪的三大证明。在运输的路上,检疫员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在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原本20块钱的检查费给上一百块钱,就可以顺利通行,屠宰时,驻场检疫员也只是核对一下三证和数量便加盖上检疫章…… 如此监管使得河南的瘦肉精猪用公开的方式秘密流通。
为什么检疫部门只收钱不检疫?本报记者曾经亲自体验了两次检疫人员对养猪场生猪进行瘦肉精检测,在榆树乡龙台村王大力的养猪场,检验人员取4份尿样,足足花了一个半小时。而在张洼的杨丰收养猪厂,一个半小时只取了一份尿样。仅仅是在猪舍里呆上一个半小时,耗时又遭罪的工作,如果没有第三者监管,当然不做最好,有的还能在养猪户与收猪人那里因“不作为”拿点好处。
对济源双汇监管的缺失,一位业内人士给出了这样的推测,“双汇集团当年打算在下边设分厂的时候多个市利用优惠政策去抢这个项目,后来被济源拿到了……”
“其他地区畜牧部门对瘦肉精猪的监管,难道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吗? ”有网友问记者。在网上,有一篇广东一定点屠宰场驻场检疫员的纠结:“检疫出来不达标,报告要重写,心里又很自责,生怕这些肉真吃出问题,对不起老百姓。我曾经看过一头一点肥肉都没有的猪,实在说不过去,硬让他们销毁了!我基本不买肉吃,吃肉也是捡肥的买。 ”
3月20日,双汇火腿肠的广告,依然在电视台热播。很多消费者对此表示:“虽然目前没说检出香肠里有瘦肉精,但我们还是不敢吃,我们更怕的是,这东西(瘦肉精)已经成为行业潜规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