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就听说许昌到周口郸城之间开行有一辆小火车,而且这辆小火车客运运程里程近200公里,是目前亚洲是最长的。是“原生态的工业革命的活景观”、是“活着的十八世纪工业革命博物馆”。
最近传出消息说,这辆小火车要停运,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这条窄轨铁路也要拆除,而且现在许昌以西至禹州段已经拆迁完毕,小火车和这条窄轨铁路很快就走入历史。
资深摄影师贾俊生先生为了拍这个小火车,已经体验了多趟,昨天,在他的邀请下,一同前往。 小火车的许昌车站在闹市区中,原来的候车室早已经租了出去,上面挂满了花花绿绿的广告。而乘客要坐小火车要从原来的候车室南面的通道过去。而紧邻通道的一座低矮的小砖房就是售票室了。售票室的玻璃上挖了一个不大的圆孔,乘客递钱,售票员递票这是唯一的通道。
昨天早上6点半,我和老贾购票进入站台,那辆小火车早已停在那里了,小火车车体斑驳,车头的玻璃已经烂了几块,侧面的一个车窗漏了一个大洞。前面有一块挡风玻璃也出现了裂缝,用透明胶布粘着。
整列小火车共有一节行包车、三节客运车厢、一节敞篷的车皮组成。别小看后面的这节已经破败不堪的车皮,它可是有着汗马功劳的,可以装牛、装羊、装猪、装三轮车、自行车等。
一位乘务员说,关于这节车厢还有许多趣事,有一次,有一位乘客从太康的板桥上车,带了一头猪去淮阳,火车走着走着,猪不知怎么从车厢缝隙中逃了出来,乘客和火车上的乘务人员便把火车停下来,一起去找猪,还好,忙活了一阵子,猪还是找到了。
也许像这样人性化的火车在这个世界上是非常少见的,它的小火车还表现可以招手停,所以沿线的居民坐小火车很方便。
走进小火车客运车厢,比其他火车车厢要窄要小,每排可以坐四人,一辆车厢大约能坐50多人,车厢内的座椅是木制的,椅面是用木条拼成的,每个木条之间都有2厘米左右的缝隙,车厢里面是木的,用三合板贴的。
车票看起来并不便宜,比在大火车道上跑的火车要贵一些,从许昌到太康15元,从许昌到郸城25元。
7点,火车准时发车了,我们坐在车厢里欣赏风景,老贾要拍照片,让我给他扶着打开的车窗,我当时不理解,扶车窗干什么。照片照完不久,只听咣当一声,车窗自己掉了下来,关闭了。
老贾得意地说:“知道了吧,我为什么让你扶着车窗,很危险的。”
小火车继续前行,进入太康境内,我们感觉不过瘾,没有欣赏够豫东大平原的美景,索性跳进那节敞篷的车厢中,秋风在耳边呼呼地吹,眼前是如诗如画的乡村美景,或是开阔的大平原,或是泛着黄叶的萧索的树林……
车到太康,听说有一段货场车轨要拆,我们就下车,又坐上了一辆施工小火车。
小火车驾驶室是个什么样子,我从小对此就充满了好奇,这次能坐进火车驾驶室,真是我此行的一大收获,见到了火车驾驶室的真正面目。火车驾驶室也有刹车、离合、油门等,只是没有方向盘而已。
下午4点半,小火车从郸城开过来,进入太康站,我们返程。
下午6点,夜色逐渐笼罩了下来,这才发现车厢内的仅有的几个小灯泡也被烧掉了,车厢内一片黑暗。
从太康出来,行驶了3个小时,距离许昌只有11公里了,只听到车论处传来咯噔咯噔的声音,小火车只好停下来,一个车轮轴有损坏,需要修理。
大约半小时后,小火车重新启动,8点50分,我们结束了这次小火车怀旧之旅。



因图片较多,需整理,更多图片将持续上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