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墓志铭不是碑文,人生前没有“谥号”(同前)

(2020-04-25 05:02:09)
标签:

墓志铭

谥号

分类: 教育励志

147.墓志铭不是碑文

现在许多人以为墓志铭就是碑文。其实不然。虽然都与墓有关。

碑是立于墓地地上,正面刻有死者姓名、身份和生卒年份,背面刻有死者简历和成就。这些内容都属碑文。

 

相传东汉末年禁止立碑。于是出现将碑文内容刻在石头上埋入墓中的形式,称为“墓志铭”。墓志铭在北魏至唐盛行,由两块大小相等的石块组成,上盖为碑额,下底为铭文,用韵文撰写。后来禁碑令废除,宋代以后墓志铭数量锐减,至今已经不再。

吴小如先生曾经纠错:“墓志铭虽然刻在石上,却是埋葬在地下的。如果在地面上撰文树碑,应为‘碑文’,若篇末加韵语,则称‘墓铭’。”

148.人生前没有“谥号”

古代高官死后,朝廷给予一种称号来对其一生进行褒贬。如曾国藩谥号“文正”。李鸿章谥号“文忠”等。

 

皇帝除了本人姓名,还有年号、庙号和谥号。康熙、雍正、光绪等都是年号,在位时就有。庙号也是死后追加的尊号,一般是*祖或*宗。另外还有谥号。如康熙是年号,圣祖是庙号,谥号为“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简称“仁”。

谥号只能在死后追加,而不可能在生前就有。现在一些影视作品,当着人物的面称其谥号,如称诸葛亮为“武侯”,称岳飞为“武忠公”都是乱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