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丧家之狗”原是自称,“倒霉”最初写作“倒楣”(同前)

(2020-03-24 04:08:20)
标签:

丧家之狗

倒楣

分类: 教育励志

83.“丧家之狗”原是自称

“丧家之狗”或“丧家之犬”现在不是好词,比喻失去了主子靠山的走狗。其实本义并非如此。

语出孔子周游列国,与弟子走散。弟子向路人打听。路人说在东门有个人,又丑又疲惫像一只丧家之狗。弟子找到孔子,并学说这一段。孔子欣然说:“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意思是“说我像无家可归的狗,对呀,对呀!”以此抒发不遇明主,壮志难酬的心情。

宋代的苏轼和黄庭坚也都用“丧家之狗”比喻自己屡遭挫折,但绝不向权臣俯首的气节。

可知“丧家之狗”原是文人自称,虽有自嘲意味,但不是坏词。

84.“倒霉”最初写作“倒楣”

楣,指的是房屋的横梁、或屋檐下的横板,或门框上的横木。楣一旦倒了,房屋就可能倾斜、倒塌。因此最初用“倒楣”形容遇到了不幸的、不吉利的、糟糕的事情,或者运气不好。

后来因为“霉”与“楣”同音,且有霉变、霉烂等不好的意思,就演化为“倒霉”。

现在流行一种解释,说楣是举子家门前立的旗杆,如果不中就把旗杆放到,故曰“倒楣”。这是歪批,“楣”无此一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