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烤”(同前)
(2019-12-05 12:20:40)
标签:
两烤 |
分类: 美食佳肴 |
一烤为烤肉宛,始于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创始人是大厂一宛姓回民,先在绒线胡同西口外经营烤肉,后在宣武门外安儿胡同西口有了门脸,故称“安儿胡同烤肉”。两间屋子,两个炙子。炙子是若干粗铁条并成的,中有细缝,即非铁铛也非炮肉的铁板。(注:BAO肉之BAO应为炮,而不是爆)以松木为燃料,肉以牛肉为主,先由多种配料调好,再由食客自己在炙子上烤熟,烤时有油从炙子缝中滴下松木,形成混合香味。许多食客都是一条腿站着,另一条腿支在长凳上,边烤、边吃、边饮酒,俗称“武吃”。那时宛家哥俩儿经营,弟专门选肉、切肉,哥支应顾客。不用写单子、对单子,吃完一数盘、碗、碟,马上报出肉多少、酒多少、烧饼多少、粥多少,共多少钱,丝毫不差。后来在原地扩大,增加炒菜。前几年宣内大街扩建,先在苏州街以北路西设店,后又在南礼士路路东设店,规模更大。只是很长时期内顾客自己烤的吃法儿取消了,可以看师傅的操作,自己不能上手。也是,现在多少人吃呀,都自己烤得多少炙子,多大店面,多少周转时间呢?近两年有恢复“武吃”一说,但是按人头每人数百元,不知是否有人问津?另一烤是烤肉季,始于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创始人是通州回民季德彩,原在什刹海东北岸经营烤肉,民国初年在银锭桥北有了门脸,位置极佳,食客可以边吃边欣赏湖中及西山景色。烤肉季以羊肉为主。1949年后,门脸略北移址,扩大经营,增加炒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