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华民国以来北京城传统中轴线上主要建筑的变化

(2019-11-23 05:15:00)
标签:

中轴线

变化

分类: 历史遗迹

1915年,为修建环城铁路,拆除正阳门瓮城,并改造箭楼,增加箭楼窗户外的白色装饰和城台、台阶边上的白色栏杆。

1949年,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

1952年,人民英雄纪念碑开工修建。

1954年,为扩建天安门广场,拆除中华门(明时称大明门,清时称大清门)、天安门前东西两侧的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以及中华门至天安门的千步廊东西两侧皇城城墙。

1954年,为拓宽马路,拆除地安门,将从地安门拆下来的门、窗、梁、柱、柁、檩等都编号登记造册,连同砖石琉璃瓦等全部运往天坛,计划移建在天坛北坛门内。不料,日后发生火灾,堆放的地安门木料全部化为灰烬,无法异地重建。

1957年,拆除永定门及箭楼、瓮城。

1958年,人民英雄纪念碑建成。

1959年,再次扩建天安门广场,修建人民大会堂和中国革命博物馆及中国历史博物馆(现名国家博物馆)。

196912月至19704月,天安门落架重建,高度升至34.7米,提高83厘米。

1976年,在原中华门位置修建毛主席纪念堂。

2000年,复建万宁桥(后门桥)。

2004年,复建永定门城楼,符合原规制,但因周围高楼林立,显得比原来城楼低矮。

2013年,复建天桥的桥。

2014年,复建地安门雁翅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