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课程选择性必修模块“现代媒体艺术”内容要求(高中新课程提要之一三六)
(2018-12-27 04:16:33)
标签:
高中美术选择性必修 |
分类: 教育励志 |
1.
码绘画和数码设计),了解其科技、艺术和人文理念相结合的特征,既需要掌握现代数码媒体技术,又需要艺术感悟、造型和设计能力,还需要深度的人文思考和社会关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不同的媒介类型进行比较和判断,认知其各自的技术特点。
2.
码绘画作品中的对角线、垂直线、水平线、S形和三角形构图,摄影中的光圈、焦距、景深和快门,摄像中的“推、拉、摇、移、跟”以及镜头转换等拍摄技巧,数码绘画和数码设计所需的软件设计等。
3. 通过欣赏和练习,自主地分析摄影、摄像中美术语言的运用,(如光、色、构图、远近和虚实等),挖掘其独特的形式美感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尝试运用“构成、空间、时间、行为、声音、光线和符号”等基本的媒体要素及视觉表现语言进行媒体艺术的基本练习。
4. 在鉴赏优秀作品的基础上,尝试对某一题材(如风景、人物、花卉、静物和校园生活等)进行摄影活动,并通过后期技术创作兼具内涵和美感的摄影艺术作品。
5.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选择合适的生活主题或社会议题编写场景剧本并进行拍摄,通过编辑和后期加工处理,制作具有生活情趣且表达自身情感和思想的微电影作品。
6. 了解和使用更多的形式进行综合性的艺术表达,如电影、新闻报道、纪录片、广告、音乐视频、动画、游戏视频和其他组合形式等。
7. 通过教师的演示和示范,知晓常用的数码设计软件,运用网络或其他方式搜集各类图形资源,进行数码设计(平面设计、动画设计或三维立体设计)。
8. 运用相关软件,进行数码绘画的艺术探索,学习数码绘画的要素和方法(如构图、造型、色彩、质感、笔触和步骤等),并尝试制作新颖的数码绘画作品。
9. 了解现代媒体艺术在装置艺术、影像装置/录像装置、互动媒体上的运用及观念表达方式,分析其创意的来源及特殊的造型手段和方式。
10. 了解不同种类现代媒体艺术的造型规律和独特技艺,尝试运用多种工具、软件和媒体艺术语言去进行综合性的表现、设计及创作,也可采用移动学习,尝试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进行与现代媒体艺术相关的学习与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