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课程模块2之主题2“微粒间的相互作用与物质的性质”内容要求(高中新课程提要之八十
(2018-09-19 04:17:46)
标签: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 |
分类: 教育励志 |
1. 微粒间的相互作用
认识物质是由原子、离子、分子等微粒构成的,微粒之间存在不同的相互作用。根据微粒的种类及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认识物质的性质与微观结构的关系。
认识离子键、共价键的本质。结合常见的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分子的实例,认识物质的构成微粒、微粒间相互作用与物质性质的关系。知道配位键的特点,认识简单的配位化合物的成键特征,了解配位化合物的的存在及应用。知道金属键的特点与金属某些性质的关系。
认识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知道范德华力和氢键是两种常见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了解分子内氢键和分子间氢键在自然界的广泛存在及重要作用。
2. 共价键的本质特征
知道原子间通过原子轨道重叠形成共价键,了解共价键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知道根据原子轨道的重叠方式,共价键可分为σ键和π键等类型;知道共价键可分为极性和非极性共价键。共价键的键能、键长和键角可以用来描述键的强弱和分子的空间结构。
3. 分子的空间结构
结合实例了解共价分子具有特定的空间结构,并可运用相关理论和模型进行解释和预测。知道分子的结构可以通过波谱、晶体X射线衍射等技术进行测定。
知道分子可以分为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知道分子极性与分子中键的极性、分子的空间结构密切相关。结合实例初步认识分子的手性对其性质的影响。
4. 晶体和聚集状态
了解晶体中微粒的空间排布存在周期性,认识简单的晶胞。借助分子晶体、共价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等模型认识晶体的结构特点。知道介于典型晶体之间的过渡晶体和混合型晶体是普遍存在的。
知道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聚集状态随构成物质的微粒种类、威力间相互作用、微粒聚集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知道物质的聚集状态会影响物质的性质,通过改变物质的聚集状态可能获得特殊的材料。
5. 学生必做实验
简单配合物的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