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6日行程及玉龙沙湖景区(2018暑期内蒙古行之二)

标签:
科尔沁沙地玉龙沙湖 |
分类: 旅游各地 |
2018年7月16日
锡林浩特、翁牛特、乌丹:锡林浩特,因位于锡林郭勒河畔而得名。锡林,蒙古语“高原上的平野”的意思。郭勒,蒙古语“河”的意思。浩特,蒙古语“水草边的定居点”的意思,后转意为“城市”。 翁牛特,蒙古语“神圣”的意思。乌丹,即乌桓的转音,与现在的“乌兰”同义,即蒙古语“红色”的意思,源于古代乌桓人死后要魂归红山。一说,乌丹即黑、红二色,因此地蒙古名为“宝日浩特”,“紫城”的意思,为避讳“紫禁城”,转称乌丹。有学者认为后一说纯属臆造。
玉龙沙湖景区:位于翁牛特旗乌丹镇东北方,属科尔沁沙地西部边缘,全名“国家4A级红山玉龙沙湖国际生态文化旅游区”,集沙地、古松、怪石、奇峰、湿地、草原、湖泊于一身,具有独特的“白沙地、红砂岩”景观,还有5万亩草原与茫茫无边的科尔沁沙地相连。沙地中有一眼清泉,积水成湖,形成一个面积达1.4万亩的湖泊。湖中有十多座沙岛,沙中有湖,湖中有岛,岛上有草,草中有鸟。每年6--10月份,这里蓝天丽日,沙白水碧,草绿林翠,游人如织,进行滑沙、沙地冲浪、骑骆驼、跑马、射箭、划艇、欣赏怪石、乘坐环湖小火车、品尝野生鱼和草原羊、入住集装箱或帐篷式房间、观看星空等多种项目。
玉龙沙湖的地貌及成因:对于此地的怪石,有资料说属花岗岩,有资料说属砂砾岩。据笔者观察,应为花岗岩,当为内蒙古东部新生代第四纪更新世(距今80—20万年)火山活动的结果。经过长时期风化和流水侵蚀,才形成了怪石嶙峋的典型花岗岩“石蛋”地貌。至于那个“冰臼”,由于学界对于中国东部是否存在过第四纪冰川争议极大,基本否定了李四光的观点,所以还需要确定到底是冰川作用,还是冻融或流水作用形成的“锅穴”。岩石上覆盖的厚厚沙层,是风力从遥远的蒙古和我国西北吹来,以及就地起沙双重作用的结果。最早形成时间当与科尔沁沙地的形成时间相同,即学界认为的距今7万年前后。景区司机所说“这里原来是大湖,沙子是从河道里刮来的”不确。
沙漠和沙地:沙漠是砂质荒漠的简称,整个地面覆盖大片流沙,广布各种沙丘。在风力作用下沙丘移动,流沙侵袭,对人类造成危害。沙地则是因水分和植被条件较好,地表有大片树木和草灌,形成多层或表层土壤的固定、半固定的成片沙丘。我国有四大沙地,按面积排列依次是科尔沁沙地、毛乌素沙地、浑善达克沙地、呼伦贝尔沙地。
科尔沁沙地:科尔沁,蒙古语“弓箭手”或“制造弓箭人”的意思。科尔沁沙地分布于西辽河平原,西起翁牛特旗至巴林右旗一线,东至内蒙古与吉林交界处,北起扎鲁特旗至科尔沁右翼中旗一线,南至内蒙古与辽宁交界处,是我国水分和植被条件最好的沙区,固定和半固定沙丘占90%,植物覆盖度在20-40%,沙丘之间是草甸子,不少耕地与沙丘交错分布。从生态类型角度,科尔沁沙地也称科尔沁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