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五哥、六哥都是清朝舉人,從我家祠堂的掛像上看,曾祖父、祖父、父輩、兄輩的朝服和頂戴上看出,他們都是清朝三品至五品官銜。
我的哥哥王輔仁(恕仁,排行第九)是京師譯學館俄文專業的第一批畢業生,也是我國最早的俄文大學畢業生。可惜他畢業就英年早逝了。四侄子同他一樣是譯學館畢業,任大理院推事(相當於現在的最高法院法官)。
我的侄子王義椿(字慰農,排行二十)任河北省政府秘書長,馮治安將軍的中將秘書長,在抗日時期南下未歸。
我的十九侄子王義檉(字式九)任馮玉祥將軍秘書長,後任宋哲元將軍的中將秘書長,在抗日時期南下未歸。家中侄輩、孫輩多為大學生。
我的姐夫陸蘭州是日本大學法律系的博士,任開封法院院長。姐夫的父親是清朝翰林陸寶忠,為清廷重臣。
清朝的狀元張之萬是我祖父收養並培育成才的,據說是我祖父在北京街頭見到一個窮困書生,將他帶到我家在北京開的當鋪裏,供養他在當鋪裏生活讀書,他就是張之萬,後來他中了狀元先到當鋪裏叩拜我祖父和當鋪裏的掌櫃。他曾任尚書、总督,官至軍機大臣、大學士。我家祠堂大門上大匾“王氏家祠”四個大字,就是張之萬所書。
我家老宅為祖先發家之地,我父親和我六哥居住。我父親有我哥和我二人,侄子、侄女,孫子、孫女(七侄、十九侄、二十一侄、二十三侄),兩個侄女,五個孫子、孫女多人。老宅有六個大院子,房屋百餘間。我分的是大廳院,前面就是文元門,門口兩個大旗杆。我侄子分的是大廳後邊的院子,六哥分的是大廳東邊的院子。
東院在老宅的東邊,有房子二百餘間,由我二哥家居住。二哥有六個侄子,是二侄、三侄、五侄、十一侄、十六侄、十八侄,侄女多人,孫子孫女多人,有曾孫名智弘。
新院,也稱新莊,院牆是城牆似的,在老院南面,有房子約300餘間。由我大哥、三哥、五哥家居住。大哥家有兩個侄子(大侄、四侄),三哥有兩個侄子(十侄、十三侄),五哥有兩個侄子(十五侄、二十二侄),侄女、孫子、孫女多人。
我家三大宅院佔據全村中心,我家宅院外面,是外族人居住的村邊的地方。
我家東院的外面,有一片莊園,面積有五百餘畝,這一片可分為六個部分:
西部當中為我家的錢莊,名為聚興號,後改為藥店;
西北部為木工院,有木工二十余人,常年為我家做木器活。
西南部為車馬院,有轎車、大車十餘輛,騾馬百餘頭。
莊園當中的北部為花園,有假山、長廊,各種花草、涼亭等。
南部為打穀場十餘畝,糧倉數十間。
東部為梨園,有梨樹五百餘棵。
這片莊園的北面為村北部,東部為村外農田,南部為村子的東南村門,外面是大河套。
我家東院的南面,有一條大街,南面是一大片莊園。可以分為五大部分:
當中為王氏家祠
東北部為東書院
東南部為大轎儀仗院
西南部為古棠居書院
西北部為男僕院
王氏家祠從南北可分為三層四大院。南邊大門臨南邊大河套,大河套從村西道村東大約五、六里,平時為石子、碎石、沙子,下雨成為小河。進了大門為一大院,院內全是松柏樹。向北上十八層臺階,上為一大門,門上的大匾有四個二尺見方的大字“王氏家祠”。下款寫的是張之萬。大門的左右是長廊,長廊直通上層的院子。長廊的左右各有一大石碑。東邊的石碑內容已經記不清了,西邊的碑文為家訓。刻的是十要、十勿。十勿有“勿作大糧盤、勿放高利貸、勿用婢女”等等。院內老松柏各二棵,樹身需二人合抱。再上十八層臺階,又是一大院,有松柏各二棵。再上九級臺階,為一大廳,大廳五大間,從大廳北大門走過一大院,,北大廳五大間,供奉列祖列宗靈牌、裝存祖先畫像。東西配房各三間。每年從除夕到十五日夜。東西配房和南大廳都懸掛祖先畫像,每天上供燒香。祠堂東西各有側門,門上對聯:
年祖宗創業為艱,克勤克儉;
教子孫永不忘本,維耕維讀。
家祠東面是東書齋院,有書齋十餘間。為家中子孫讀書之處,請有崔、趙二先生教書。
家祠東南面為大轎儀仗院,有房三十餘間。儀仗有回避牌、肅靜牌、金瓜、鉞斧、朝天鐙、鞭、棍等十餘種,二百多件儀仗。
家祠西南面為古棠居書院。院內有北房三間,為我父親的味根廬書齋,北屋與西屋由長廊連接。院內北部有牡丹、芍藥各兩大棵,每棵占地面積約二、三平米。南部有大海棠一棵,枝葉覆蓋半個院子,北屋後面是一片玉針花和紫荊花。
家祠西北面是男僕院,有房子三十餘間。住著男僕百餘人。
王氏家祠的南邊是大河套。大河套寬約五十米,河套南邊是一處莊園,是我家的裁縫院和南棗園。
裁縫院在這片莊園的東部,有房子二十餘間。我家的裁縫十余人,在這裏常年為我家縫製衣服,主要是做婚嫁的衣服。
南棗園在莊園西部,面積百餘畝,有棗樹三千餘棵。
村東三里餘是我家的東山別墅。這整個的一座大山都是我家的。山上有涼亭、花亭、書齋,有各種花草、果樹萬餘棵。這裏有花匠、工人十余人常年修整花草,照看園林。
我家田產約两萬畝。本村土地由自家的工人種植,外村的土地都租給佃戶去種,收地租。
我村西南三十里以內的村莊土地,有不少是我家的地。如呂村、朔內,許多村子的地是我家的。
我家開設的商店,分佈在北京、保定、本縣和鄰近的定興。
北京有當鋪、錢莊、綢緞莊。我家的各種珍寶翠玉、字畫古物,都是從當鋪裏得來的。因為北京的王公貴族家裏有了災難,都是將寶貴物品送入當鋪,從而流入我家。
保定有錢莊、綢緞莊、百貨商店。
易縣城內有西河興酒廠、醬園、百貨商店。
易縣塘湖鎮有寶興酒廠、醬園、百貨商店。
有旱路碼頭之稱的定興縣姚村鎮有鴻興酒廠、醬園、百貨商店。
本村有聚興錢莊、後改為藥店。
我家商號都用“興”字為號。
我家祖墳在村北三裏處,墓地約三百畝。松柏成林,層層環抱。這裏石碑座座,銘記著祖先的官銜和積善行德的事蹟。
墓地旁有小院一座,守墳人一家在這裏常年居住,守護墳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