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靖楼,位于山西代县县城内,俗称为鼓楼。边靖楼外观雄伟、大方、古朴,楼基高耸,梁架精巧,结构严密、合理、历经数百年风雨侵蚀和多次地震冲击,至今完好无损。
边靖楼建于明代洪武7年(公元1374年),明成化7年(公元1471年)火焚后增台重建。南北城券洞穿过,楼基高达13米,长43米,宽33米。楼身高26米,楼顶为歇山式。楼内面宽7间,深5间,四周围廊,三层于勾栏下加设平座。楼上悬挂有“声闻四达”、“威镇三关”、“雁门第一楼”等三块额牌匾。
2001年06月25日,边靖楼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下图
边靖楼

代县文庙位于代县城内西大街,创建于唐代,1367年(元至正二十七年)重修。1983年至1986国家又拨款进行维修。庙南向,分前、中、后三院。后院为崇圣祠。中院正北为主要建筑大成殿,单檐歇山顶,面宽七间,进深五间,殿及各坊以绿色琉璃瓦覆顶。是一座金碧辉煌、宏丽巍峨的古典建筑。前院正北为戟门,戟门两侧有东西二便门以通中院。泮池位于戟门前,池前有唐槐两株。唐槐前是六柱五楼棂星门。门前有“万仞”坊,两侧有“仰圣”、“育贤”二坊,东西对峙,中凿“星聚池”,广约数亩。文庙内东有忠义祠、文昌阁;西有明伦堂、节孝祠。忠义祠左右,清代设有学正、训导二署,形成一组庞大的儒学建筑群,宏敞伟峻。而且珍藏了
2000多件珍贵文物,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古代州光辉灿烂的文明历史。代县文庙是代县已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也是华北已存最大的州文庙。
下图
棂星门,有密集的下昂,说明是元代建筑。

下图
泮池和戟门,远处是后建的孔子像。戟门两侧分别张挂代县一中和二中历年高考录取的学生名单。

下图 大成殿内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