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西北部古城堡简介(2016长城访古之一)

(2016-06-27 06:23:18)
标签:

山西

晋北

长城

分类: 旅游各地

    一、明代雁北地区城堡的职能、选址与归宿(节录《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1年第4期孙靖国论文)

    “军管型政区”是中国历史上以军事机构管理地方行政的特殊地方行政区划类型,明代都司卫所制度便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一类。明代的整个疆土分为六部—承宣布政使司—府—县与五军都督府—都指挥使司—卫(守御千户所)—千户所两大系统,卫所同样是明帝国疆域的一种管理制度。

    从城市的基本功能来看,实土与准实土卫所城市与府州县等普通治所城市大体一致。都司卫所的职能,在于管辖军士、余丁及家属群体等卫籍人口,组织屯田或其他耕种方式,并承担攻守、巡逻等军事职能。明初之所以在边镇组织军士屯田,其目的就是为了节省从内地转输的消耗,就地补给,以巩固边防,并减轻人民负担。

    雁北地区都司卫所的主要职能是防御蒙古势力的侵扰,其驻所城邑的选址就带有明显的军事防御的色彩。我们可以注意到,雁北地区的卫所城市不单集中在桑干河以北,而且明显向内蒙古高原南缘山地的冲积扇带靠近,且多位于沟通内蒙古高原与雁北地区的交通要道位置上。

    为应对日益严峻的边疆危机,明廷着手在大同修筑边墙。嘉靖二十一年至二十九年,翟鹏、詹荣、翁万达先后总督宣、大,挑修边墙千余里。为配合边墙的防御,嘉靖中期开始,明朝沿边墙修筑了一系列长城边堡。随着大同镇边墙的修筑,长城边堡与边墙成为严整的防御体系的组成部分,彼此紧密相联。沿边墙,横向分布着几十个长城边堡,成为大同镇官堡中数量最多的一类。在修堡之后,这一带则逐渐呈现出“茂穑力田”、“商旅云集”、“边氓安业”的局面。可见,这些堡城的设立不仅加强了边境地区的军事防守,也带动了边地的农业开发和商业活动。

    正是由于不同类型的城堡职能不同,其归宿也具有一定规律。实土、准实土卫所城市由于具备“非正式政区”的职能,在清代大多转为府州县城市,到今天也大多为市、县、区等政区单位驻地;居中应援城堡由于处于较优越的位置,在今天也主要是乡镇以上政区的驻地。而大多数长城边堡规模不大,多在三里以下,相当多的堡城不过周长一里,尤其是明代后期修筑的边堡,多在山间,以方便就近驰援边墙,这样的城堡,只有单纯的军事驻防功能,并不利于居民居住与生产、生活,在今天多已成为远离行政村中心的自然村居民点,甚至有些已经废弃。

    注:上述城堡的名称,多有*鲁堡,实为*虏堡,多有*虎堡,实为*胡堡。因为当时汉族称蒙古族为“胡虏”。在清代改为现名,因为清代统治者为满族,也属于北方少数民族。

    二、九边重镇

    九边,又称九镇,是中国明朝弘治年间在北部边境沿长城防线陆续设立的九个军事重镇,分别是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太原镇(也称山西镇或三关镇)、延绥镇(也称榆林镇)、宁夏镇、固原镇(也称陕西镇)、甘肃镇。嘉靖年间于北京西北增设了昌平镇和真保镇。万历年间又从蓟州镇分出山海镇,从固原镇分出临洮镇。各镇的最高长官为总兵。太原镇总兵先驻偏头关,后移驻宁武关

    镇以下划分道,道以下划分路。大同镇分为阳和道、分巡冀北道、大同左卫道、分守冀北道。

    三、雁北地区古城堡的分布(文字红色的系本次和以前访问或经过)

山西北部古城堡简介(2016长城访古之一)

 

    1.图中红色为大同镇直属 所辖八城两堡:大同镇城、聚落城、浑源州城、灵丘城、广灵城、广昌城、蔚州城、高山城、王家庄、许家庄堡。
    2.图中朱红色为阳和道新平路 所辖四堡:平远堡、
新平堡、保平堡桦门堡
    3.图中浅蓝色为阳和道东路 所辖两城七堡:天成城、阳和城、
永嘉瓦窑口堡、 镇宁堡、 镇口堡、镇门堡、 守口堡、靖鲁堡。
    4.图中绿色为分巡冀北道北东路 所辖八堡:
镇边堡镇川堡宏赐堡得胜堡、镇羌堡、拒墙堡、镇鲁堡、镇河堡
    5.图中黄色为
大同左卫道北西路 所辖九堡:拒门堡保安堡助马堡、云冈堡、破鲁堡、灭鲁堡、威鲁堡、宁鲁堡、云西堡。

    6.图中棕黄色为大同左卫道中路 所辖两城十一堡:左卫城、右卫城、三屯堡云阳堡、破胡堡、牛心堡、马堡、残胡堡、杀胡堡、黄土堡、红土堡、马营河堡、铁山堡。
    7.图左侧浅蓝色为
大同左卫道威远路 所辖一城四堡:威远城、祁家河堡、云石堡、威胡堡、威平堡。
    8.图中粉色为分守冀北道西路  所辖一城三堡:
平鲁城、败胡堡、迎恩堡、阻胡堡。
    9.图中深蓝色为分守冀北道井坪路  所辖六城四堡:井坪城、
朔州城、马邑城山阴县城、应州城怀仁县城、灭胡堡、 将军会堡、乃河堡、西安堡。
    10,图中白色各堡不属于72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