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端午节,实为驱邪避毒之节令,纪念屈原是区域性的附加活动,并非本源。

(2016-06-08 03:55:50)
标签:

端午

驱邪避毒

本源

分类: 欢度节日
     明日,公历6月9日,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因为是五月,即午月的第一个五日,故有此名,也称重五。又因为五月是阳辰,阳气升腾,气候大暖,又称端阳
    此节日本源是驱邪避毒。因为气候大暖,毒虫、瘟气盛行,于人不利,需要驱避之。因此有以下民俗活动:
    张挂钟馗打鬼像和天师符。
    张贴用红纸剪成的五毒,即蛇、蝎、蟾蜍、壁虎、蜈蚣,以及葫芦。
    在门口悬挂菖蒲、艾草
    在小儿头上用雄黄画出“王”字。
    在小姑娘身上戴长命缕,并在当日午时或次日清晨和纸葫芦一起扔到门外,谓之“扔灾”
    把古墨放在蟾蜍腹中暴晒,取出做药,遂有“癞蛤嫫躲不过五月五”的俗语。
    到天坛、金鱼池、二闸、高梁桥、积水潭等地出游避暑
    喝雄黄酒(并非黄酒)吃桑葚、樱桃、五毒饼。黑桑葚可驱蝇。白桑葚可驱蛆虫。
    当然还有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不过那是从南方兴起、逐步扩大的活动。如同纪念曹娥投江和伍子胥自刎一样,是逐渐附加在端午的意义。
    现在媒体一说端午,只是提屈原、粽子,实在浅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