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六必居究竟是哪“六必”(关于老北京的若干“咬嚼”之一)

(2016-04-12 04:29:54)
标签:

北京

史地

咬嚼

分类: 传统文化
    按:关于北京史地民俗的问题许多似乎已成定论,至少是约定俗成,但是否准确,还是值得探讨一番。根据资料,形成本系列博文。
    在前门外粮食店六必居本号,说明牌上赫然写着“六必居原来是一家小酒馆,酿酒时黍稻必齐,曲蘖必实,湛之必洁,陶瓷必良,火候必得,水泉必香。”因而得名。查百度也如是说。还有盛传六必居创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匾额由严嵩书写。
    其实在1965年,时任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的邓拓(即三家村、燕山夜话之马南邨)已经从六必居的档案中考证出六必居创建于清代康熙年间,原名源升号,乾隆时改为六必居。当然匾额也不会是严嵩所写。
    1984年叶祖孚先生等到山西临汾拜访了六必居退休经理贺永昌。贺先生说,六必居从不酿酒,店名源自“开门七件事”中除了茶以外,柴、米、油、盐、酱、醋六件都卖。
                                             ---据叶祖孚《燕都旧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