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忆中的老北京丛书”一套3册:《老北京儿时趣事》(吃喝篇、玩乐篇、时令篇)、《老北京故人旧事》(服务业者、生活琐事)、《老北京民间故事》(“黑衣除恶”等8个),孟繁强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12月出版。
孟繁强先生,新浪博名“五色土”,尊称“五爷”,老北京儿。这套丛书是他根据亲身经历和亲耳所闻写出,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时下有关北京史地民俗的书籍虽然说不上浩如烟海,也可以说汗牛充栋。但是这套丛书另辟蹊径,令人眼前一亮:
一、所谓“绘”,既不是照片也不是多见的水墨丹青,而是作者自己原创、经美工临摹的电脑画,颇具卡通风格,而且绘画占了重要篇幅,形象逼真。
二、短小精悍,言简意赅,语言生动,通俗易懂。
三、并非从学术的角度来描写各种事物,而是从“亲历者”的角度来叙述,并且谈出主观体会,视角独特。
四、点出了已经绝迹的一些老北京儿事物,提出了虽然貌似保留实际已经失去原汁原味儿的一些事物的“裉节儿”之处。
本人也忝在“老北京儿”之列,对于时下侈谈北京民俗却有在糟蹋北京民俗的现象曾经写过以下一段话:
现在传统文化缺失严重,谬种流传不以为怪。如一场演出的最后一个节目总称“压轴”,其实压轴是倒数第二个节目,最后一个称“大轴”。如念对联、贴对联不知道“右前左后”,先左后右的大有人在。如中国礼仪“左为上”。这个左以什么为准?如“一亩三分地”是怎么来的?如八旗旗帜颜色,是“整”还是“正”,是“厢”还是“镶”?逛天坛,不知道为什么有圆形大殿和祭坛,不知道为什么北墙为圆角而南墙为方角,还把“圜”丘念成“环”丘。其最大的误导源就是影视作品,害人匪浅。
因此需要孟先生这样的老北京儿把真实的、正确的老北京绘出、写出,以免谬种流传。
大年期间,读一读这套书,既可休闲又可增长知识,值得。
大年临近,忙于过年,暂时休博,提前给各位博友拜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