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节目说“原来的琉璃厂位于海王村(现在的中国书店》以北,现在的北京师大附中那里”是错误的。这种解释把原来的琉璃厂范围大大缩小啦。
据长期在琉璃厂古书店从业的著名古籍版本目录家孙殿起所著《琉璃厂小志》所附的,模乾隆绘本琉璃厂示意图,原来的琉璃厂范围北起西河沿(现在的前门西河沿街),南至庄家桥(现在的臧家桥胡同和孙公园(现在的前、后孙公园胡同),东起延寿寺街(现在的延寿街)和桶子胡同(现在的桐梓胡同),范围远大于现在的北师大附中校园。
另,现在许多媒体和书籍把原来的琉璃厂和现在的琉璃厂东、西街等同,也是不对的。
再有,现在许多媒体和书籍把厂甸就视为现在南新华街路东那条向西南折的小胡同,更是大谬。历史上的、悠久的庙会和老北京所认为的厂甸,就是原来的琉璃厂那一大片地方。厂,就是指的琉璃厂。甸,有两个含义,一是都城的郊外地方,二是王城五百里以内的地方。无论从金中都还是从元大都、明燕京的前半期看,这两个含义都符合。
还有,许多媒体和书籍说厂甸庙会”有会无庙“。对此昨日的《这里是北京》解释对了。首先有火神庙(位于现在的琉璃厂东街东段路北,长期被宣武群众艺术馆占用),还有土地祠(位于现在的南新华街路西,实验幼儿园位置)、吕祖祠(位于现在的厂甸胡同南段路东,已成杂院)。其实原来的琉璃厂内和附近还有许多庙,如观音阁、仁威观、延寿寺(两座)、地藏庵、玉皇庙、五胜庙、真武庙、永兴庵等,但基本都已被毁。
厂甸庙会原是北京春节期间最有名、最热闹的庙会,文革中中断,本世纪初恢复,又因交通、防火等原因于近年迁至陶然亭公园,已经实不符名矣!
请参考:孙殿起《琉璃厂小志》、《古代汉语词典》、“打鹰洼”新浪博文《琉璃厂怀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