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先农坛内有几坛?--北京先农坛功能的演变

(2013-10-11 06:00:00)
标签:

部分

所说

天神

地坛

神农氏

分类: 历史遗迹
   前曾多次提及,北京“五坛八庙”说不确,因为在天、地、日、月和先农之外还有社稷、先蚕两坛,且天坛和先农坛各包括两坛。天坛包括圜丘坛和祈谷坛(祈年殿)无疑义,而对于先农坛包括哪两坛本人一直没搞清楚。近日阅读董少鹏等著《北京先农坛》一书,方才得解。概括为:
    明永乐年间建山川坛,正殿祭祀太岁、风、云、雷、雨、五岳、五镇、四海、四渎、钟山(明洪武葬地)之神、天寿山(明十三陵所在地)之神,在坛西南为祭祀神农氏并进行耤田的先农坛
    明嘉靖年间在坛南部建天神坛和地祇坛,祭祀原在正殿内的天神、地祇,并将山川坛改名为神祇坛
    明隆庆元年,因祭祀天神和地祇已经移到地坛进行,故取消了山川坛的神祇之祭
    明万历年间,全坛改名为先农坛
    其后至清末,先农坛的祭祀只在太岁殿和先农坛进行,名称和功能基本未再变。
    因此可以说,一般所说的先农坛应包括太岁坛(太岁殿,殿内有一小坛)和殿西南的先农坛两部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天神和地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