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话“儿”化音的使用(五)
(2012-11-15 04:12:55)
标签:
北京话杂拌儿警卫班长辛店儿解心烦儿文化 |
分类: 传统文化 |
以an为韵母的词语之一
可“儿”化的:尼姑庵儿、戏班儿、快板儿、老八板儿、针线板儿、杂拌儿、下绊儿、小辫儿、豆瓣儿、花瓣儿、蒜瓣儿、水汆儿、汆儿面、串儿灯、小船儿、脸蛋儿、屁股蛋儿、床单儿、菜单儿、钟点儿、锣鼓点儿、雨点儿、一丁点儿、小不点儿、马甸儿、厂甸儿、羊坊店儿、麦子店儿、打幡儿、翻儿了(变了脸)、竹竿儿、炒肝儿、猪肝儿、心肝儿、葡萄干儿、牛肉干儿、秫秸杆儿等等。
两可的:伙伴、伙伴儿、白班、白班儿、上班、上班儿、一串、一串儿、账单、账单儿、鸡蛋、鸡蛋儿、大胆、大胆儿、长短、长短儿、长辛店、长辛店儿、解心烦、解心烦儿、便饭、便饭儿、出汗、出汗儿等等。
绝对不可的:警卫班、黑板、地板、案板、(戏曲的)快板、慢板、散板、流水板、轮船、扯淡、混蛋、传单、苦胆、松花蛋、糕点、饭店、旅店等等。
前一篇:十月一,送寒衣。
后一篇:WQSH铁定中=纪=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