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起,壬辰年闰四月。
闰年有两种:公历和农历。公历闰年是“闰日”,即每逢公历纪年数可被4整除和尾数为00的能被400整除,均在2月加一天,成为29天。这是因为,地球公转一周约365。25日,而公历一年为365日,每四年就会多出约24小时需要增补,不然历法与季节变化会不符。
农历闰年是“闰月”。因为农历一年还是365日,但是每月天数是根据月相变化定为大月30天、小月二十九天,实际月相变化周期是29.5日,十二个月累计实际只有354.37日,与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差将近11天。这个问题如不解决,不仅立法与季节变化不符,更会与月相变化不符。于是我国古代就开始使用“十九年七闰”的办法增补,即每十九个农历年累计天数与各月天数累加约差209天,增加七个闰月,每月30天,正好增补210天。
问题是闰月补在哪个时间段?这就需要看节气了。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长期观测太阳在周天的位置确定的,实际是地球公转一周所处的不同位置。二十四节气以立春为始,单数的十二个称为节气,双数的十二个称为中气。农历的月序按照中气来定,如雨水所在的月为正月,春分所在的月为二月。但是由于二十四节气实际是与阳历(现在通用的阳历就是公历)更相符,即固定在公历每月的上下半月某几天。因此按照每30天为一个农历月的划分,十九个农历年中必然有七个农历月没有中气,该月就是前一个月的闰月。
以今年为例,小满是中气,所在的农历月是四月,但已经是四月三十了。第二天就是闰四月,闰四月只有芒种一个节气,在闰四月十六。闰四月二十九天过去,在农历五月初三才是下一个中气夏至,五月十九则是又一个节气小暑。
因此,今年吃粽子要晚一个月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