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报道,对于今冬北半球严寒暴雪的原因,有两种意见:一是认为地球进入了一个新的小冰期,另一种认为仍然属于全球气候变暖状况下的气候异常。我赞成后一种意见,2月3日曾给博友“博雅”回复:今年异常,由于北极地区变暖,北半球大陆冷高压偏南,冷气团强力南下,造成北半球大范围暴雪低温。
今见新华社等媒体报道:。“冰河期”“全球最冷冬天”“全球变暖逆转”等颇具轰动效应的词语被一些媒体频频使用,以此“解读”极端天气。这让不少专家乃至世界气象组织颇感不妥,因为对当前寒冷天气的误读,会使人误解气候变化的真相,误导人们应对极端天气的努力方向。
由于气候变暖,北极冰盖的体积在近30年里减少了20%。极地海洋一旦缺少冰层覆盖,其海面相对温暖的空气就会向寒冷的高空移动,影响极地大气循环,其结果是极地冷空气在高压系统推动下,向北半球大陆地区进发,导致当地气温骤降。由于全球变暖,导致北极冰山缩小,无法产生积极的北极涛动,“这导致一系列后果发生,首先是强冷空气吹不到美国东海岸,使得它无法与大西洋暖流相遇,无法将信风带强劲带入欧洲,北极的冷空气便可以长驱直入整个欧洲腹地。”
世界气象组织预测,随着全球变暖,今后极端天气现象的发生将更为频繁,强度更大,影响地区更广。全球变暖会引发一系列极端天气,熊熊的山火、呼啸的飓风、炎热的酷暑、滔天的洪水都是它的结果,当然也包括现在的天寒地冻。
容易引起误会的是:“变暖”不是“人感觉热”才算,只要某地年平均气温逐步高于当地平均值就是“变暖”,如北极和南极再变暖也不会感觉“热”的。
具有高中地理知识的人都可以试分析今冬气候异常的原因,至少解释专家学者的种种看法。这才是学以致用,而不是死记硬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