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日中秋:拜月、吃月饼(团圆饼)、供兔儿爷、玩花灯……

(2011-09-11 04:18:22)
标签:

月坛

八月十五

月饼

唐高祖

分类: 欢度节日

 

更正:经博友“史鼎说红楼”指正,唐时北方少数民族主要是突厥,故所引百度资料“李靖征讨匈奴”说法错误,特更正之。匈奴已于东汉时分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归附东汉,北匈奴退走康居。 

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明清两代皇帝祭月地点在月坛,今仍在。民间祭月则为妇女之事,“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祭品中不可有梨,避“梨”之忌讳。祭品的月饼须用自来红,因为是素油做的,而忌用大油做的自来白。(早年北京没有现在横行于市的广式月饼)。

中秋夜祭月后,全家人都围坐一起分吃月饼月果(祭月供品)。因为月圆饼也圆,又是合家分吃,所以逐渐形成了月饼代表家人团圆的寓意。 广为流传的有关朱元璋用月饼在八月十五来传递起义消息的故事,与史实不符。从历史记载来看,首次将饼与中秋的月亮联系起来,是八月十五大将军李靖征讨突厥得胜而归,唐高祖接过吐鲁番商人献上的胡饼,笑指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北宋之时,该种饼被称为“宫饼”,在宫廷内流行,但也流传到民间,当时俗称“小饼”和“月团”。后来演变成圆形,寓意团圆美好。

  祭月必然赏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到了清代,兔儿爷的功能已由祭月转变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制作也日趋精致。爷,是封建时代对高贵人的尊称,进而引申到对神的尊称。玉兔不是凡间的家畜,也不是野兔,而是广寒宫里的神兔,不能随便捉来玩耍,要玩,只有“请”一尊泥塑的称为“爷”的“兔儿”恭而敬之地“供”起来。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 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