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嘛教的主要派别(佛教常识二十四)
(2011-07-27 05:42:20)
标签:
宁玛西藏噶当派格鲁派黄教文化 |
分类: 宗教知识 |
红教:因为僧人着红衣而称谓,正名宁玛派(rnying-ma-ba)。“宁玛”(rnying-ma)藏语意为“古”、“旧’,该派以传承弘扬吐蕃时期译传的旧密咒为主,故称为“旧”;其法统与吐蕃时期的佛教有直接传承关系,历史渊源早于后弘期出现的其他教派,故称为“古”。 宁玛派的主要寺庙有西藏的多吉扎寺、敏珠林寺,四川的噶托寺、竹庆寺等。
花教:因为寺院的墙上涂有象征文殊、观音和金刚的红白蓝三色而称谓,正名萨迦派(sa-skya)。“萨迦”藏语意为灰白色的土地。萨迦派的主要寺院有四川德格的贡钦寺,青海玉树的结古寺(就是因为地震而严重损坏的那座)、称多县的示藏寺,西藏林周的那烂陀寺,今锡金境内的结蔡寺等。
白教:因为僧人着白衣而称谓。正名噶举派,是藏传佛教支派最多的教派。“噶举”(bkav-rgyud),藏语意为“口授传承”,谓其传承金刚持佛亲口所授密咒教义。噶举派主要寺院有西藏墨竹工卡的止贡寺、四川德格的八邦寺等。
噶当派:公元十五世纪黄教(格鲁派)兴起后,因格鲁派是在噶当派教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原来属于噶当派的寺院,都逐步成了格鲁派的寺院。从而噶当派也就不再单独地存在于西藏社会中了。
附:黑教:因为信徒头裹黑巾而称谓,正名苯教,又称本教、缽教。苯(Bon)是“颂咒”“祈祷”“咏赞” 之义 ,这在原始信仰的各种仪式中是个极其重要的部分。在佛教传入西藏之前,是流行于西藏的巫教。崇拜的对象包括天地日月、雷电冰雹、山石草兽等各种自然物以及自然界的神灵和鬼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