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近来念珠(手串)广受收藏者欢迎,各处所见男女多有于腕上戴念珠者,高等材质的念珠价位不断上涨。惟念珠的制式和戴法多不和规制,包括上拍的念珠,还有许多人在数珠时竟然越过“佛头”大不敬,还怡然自得。特再发本文,以纠正之。
念珠乃佛教器物之一,用于诵经时计数之用。又名珠数、诵珠、咒珠。佛教徒为欲除去烦恼,安定心念,或称颂西方阿弥陀佛,而用念珠诵念佛号。念珠以一〇八颗为基本,另有五十四颗、三十六颗、二十七颗、十八颗、也有四十二颗、二十一颗、十四颗的,更有一〇八〇颗为最上品的。使用颗数之不同,所代表之意义亦有分别:(一)一百零八颗,表示求证百八三昧而断除百八烦恼。(二)五十四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之五十四阶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四善根因地。(三)四十二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之四十二阶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四)二十七颗,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之二十七贤位,即前四向三果之十八有学与第四果阿罗汉之九无学。(五)二十一颗,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等二十一位。(六)十四颗,表示观音之十四无畏。(七)一千零八十颗,表示十界各具有一百零八,故共成一千零八十。(八)三十六颗与十八颗之意义,一般认为与一百零八颗相同,然为便于携带,遂三分一百零八为三十六,或六分为十八,而非别有深义。
念珠常附加母珠、数取、记子、记子留等,若以一百零八颗串成之念珠而言,所附加之母珠有一颗及两颗两种,母珠又称达磨珠。数取又称四天珠,乃附加于一百零八颗中间之四颗小隔珠。密教之念珠,通常于第七颗(自母珠开始算)与第二十一颗之后插入数取。记子又称弟子珠,一般有十颗、二十颗,或四十颗,系串于母珠之另一端,以十颗为一小串,表示十波罗蜜,捻珠念佛满一百零八遍时即拨动一记子以为计数。若记子之上部另附上透明之小珠(多为水晶所成),则称助明、净明、维摩、补处菩萨。记子留指每串记子之末端所附之珠。
念珠的质料及其功德倍数:铁 五倍 赤铜
十倍珍珠、珊瑚百倍木槵子 千倍 莲子 万倍 因陀罗怯义(青色宝石) 百万倍 金刚子 千万倍 水精(晶)
万万倍菩提子无量数。
念珠的佩戴及使用:左臂挂念珠。一百零八粒以上可以挂在颈项上。将念珠展开,右手四指下托,念佛或持咒时,从母珠(最大的那一粒,也称佛头)旁的第一珠起,母指下掐,一句一珠,或一咒一珠,掐起到母珠时,应即刻由左向内转过头来,再从母珠旁的第一珠掐起。
大忌:
1.佩戴子数不对之念珠,尤其现在市场甚至寺庙所售念珠多有子数不对的,如十二颗、二十二颗之类。俗家多不知。(我曾在北京法源寺法物流通处因其出售子数不对之念珠与售者发生争执)
2.
在家居士绝对不可以挂念珠。通常出家人之中,只有住持、长老、法会主持者及当家师才能挂珠子;或者出家受戒十年以上的师父才可挂珠子。念珠的须子,如果是当家师,须子挂在右边;知客须子挂在左边;主持大和尚须广挂在背后,称为拖珠。
3.
掐起到母珠时,千万不要跨越或直掐而过母珠。经云:“不应越母珠,蓦过越法罪”因绳线表观音,母珠表弥陀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