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到宁波,对这座城市越来越有着深刻的认识。
据资料载:宁波,简称甬,是中国浙江省的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有制定地方性法规权利的较大的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批准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是浙江的三大经济中心之一,宁波港今年上半年完成货物吞吐量1.34亿吨,比去年同期净增2145万吨,增幅达19.1%,排名继续保持全国港口第二位,集装箱吞吐量则列全国第四大港口。今年4月宁波-舟山港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5306.6万吨,而同期上海港货物吞吐量为5150万吨。不仅如此,国外对宁波港的认同也与日俱增,英国《集装箱国际》将宁波港集团评为“世界五佳港口”,居中国第一大港。全市总面积9365平方公里。位于浙东,长江三角洲南翼,北临杭州湾,西接绍兴,南靠台州,东北与舟山隔海相望。在中央及浙江省的文件中,宁波市分别被定义为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和浙江省经济中心。
宁波的发展在于其优越的地理条件即地缘优势,概括起来就是“以港兴市”,是中外闻名的商埠。唐时已是与日本、新罗及东南亚一些国家通商的主要港口。1522年葡萄牙人在双屿设立根据地,进行走私贸易,后被明军讨伐。鸦片战争后,宁波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对外开港。因此,在近代史上,宁波新兴工商业发展较早,“宁波帮”更是蜚声海内外。宁波人在上海居民构成中的比重很大。现在又有北仑港,已经成为著名的深水良港。
由富春江---钱塘江等河流冲积而成的浙北平原,向为富庶之地,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古时,丰富的物产全凭舟楫之便,输往各地,因而水运业和商业极为发达,遂有大批经营水运和商业甬人出现,即成“宁波帮”。宁波古城位于“三江口”,即奉化江和余姚江会合为甬江之处。此地因有舟山群岛屏蔽,虽台风、大潮频频出现,但极少被危及。宁波至镇海一带自古就为良港,始发海船通达北洋和南洋。庆安会馆和安澜会馆即为明证。与上海相类,宁波旧城依江河而建,奉化江--甬江和余姚江好像黄浦江和苏州河,镇海好像吴淞口,河流为城市的骨架,决定着城市的布局。由于是最早开埠的通商口岸之一,洋式楼房以三江口为中心沿河分布,而且与上海外滩同名,并冠以“老”字。周围分布江南风格的中式平方民居,以“天一阁”为代表。因此,宁波旧城的天际线也是中间高、四周低。这种景观延续至今,城区最高点仍在老外滩南侧的天一广场一带。
但是,宁波港发展的局限在于港口腹地远比不了上海。上海扼长江口,腹地极其辽阔。宁波北向杭州湾,三江上源就在本省。上海以西是广阔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宁波以西、以南多为丘陵、山区,交通远不如上海便利。这个问题在科学技术还达不到的古代很难解决,而近现代建港技术的发展,宁波东面的大海反成了有利条件,建优良大港是城市发展的关键,于是北仑港应运而生。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特别是杭州湾跨海大桥的修建,也极大地改善了宁波的交通状况。可以说,北仑港和上海港已成犄角之势,沪甬联系已非常紧密。这就大大提升了宁波的城市地位,宁波旧城的空间也就显得局促,,除了已在城南鄞州区形成第二中心,更重要的是向东发展,是旧城与北仑港逐步相连。目前修建地铁正是此意。不远的将来,北仑将成为宁波的浦东、滨海新区。宁波会更加兴旺发达。
注:我是北京人,但是地理专业出身,凡到一地,总愿以地理学视角对当地审视一番,故有此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