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端午节

(2010-06-14 06:04:23)
标签:

雄黄酒

五毒

丝线

地腊

粽子

老北京

文化

分类: 欢度节日

五月初五端午节

本为“端五”。“端”为开始的意思,“端五”即“月中第一个五”。唐代为避玄宗生日讳,改为“端午”。在老北京别称“女儿节”,出嫁的闺女必须于是日回娘家过节。妇女头戴红绒“福花”,女孩子头戴石榴花,并于中午全部摘下仍到街上,俗称“仍灾”。又称“浴兰节”,于是日兰汤沐浴,清洁身体。道教称“地腊节”。

老北京讲究于是日张贴《钟馗驱鬼图》、《张天师驱五毒(蛇、蝎、蜈蚣、蟾蜍、壁虎)图》,院门挂昌蒲、艾叶,以樱桃、桑葚等水果供佛,以粽子、五毒饼、樱桃、桑供祖先,喝雄黄酒、吃五毒饼、绿豆糕、粽子等,手臂要系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以驱邪。还要用雄黄酒在小孩子额头写“王”字,给小孩子穿有五毒图案的兜肚。还要在小女孩胸前挂折纸为粽形,外缠五色丝线的“避邪缯”。还要到天坛、金鱼池一带出游避灾。

现在一般都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其实不确。这个节日的本意是在酷暑来临之前驱瘟避毒、驱邪避灾而举行一系列活动。类似龙舟竞渡、为屈子招魂等只是地方性活动,而且还有纪念伍子胥、勾践、曹娥等说法。

(根据常人春 高巍<北京民俗史话>整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人像
后一篇:农历五月禁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